
進入7月份以來,省城乃至全省雖然頻頻降雨,但是降雨難降溫,而且隨著濕氣增大,高溫天變成了桑拿天。這種天氣里,大家最盼望的兩件事就是洗澡和吹空調。大家都一起洗澡吹空調的時候,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用水量和用電量的急劇攀升。這不省城的用水量、用電量接連創新高,而且昨日全省用電量也創了歷史新高。通訊員李軍記者孫曉偉
西水南調要爬“百米長坡”
濟南市南部城區地勢高,目前主要以居住區為主,南郊水廠、分水嶺水廠作為保障南部地區的兩大水廠,每日供水約10萬立方米,是南部城區的供水“主力軍”。但由于臥虎山水庫原水渠道坍塌致使南郊水廠停產,南部地區每天有5萬立方米的水量缺口。
錦繡川水庫作為南部地區地表水源,直供分水嶺水廠。今年入夏以來降雨較往年多,目前,錦繡川水庫蓄水量為2198萬立方米。雖然水源充足,但是在短時間受強降雨影響時,錦繡川水庫水源濁度升高,為了確保水質合格,分水嶺水廠不得不短時間減產或停產。由此影響水廠供水范圍內東到舜耕路,南至二環南路,西達陽光新路,北到經十一路的南部地區,不可避免的引起供水壓力的不均衡,形成管網壓力波動或局部水壓低問題。
為給南部區域解渴,濟南水務集團對供水管網進行統一調度,調配水量,克服近100多米的地勢高差,盡最大努力提高出廠水水壓,從西部玉清水廠調水,通過建設路加壓站,每日往南部輸送5萬噸的水量,以緩解分水嶺水廠的供水壓力。
“八級加壓”西水奔向東城
按照供水區域劃分,二環東路以東是濟南市東部城區供水區域,隨著東部城區的快速發展,供水需求也大幅上升,特別是在夏季用水高峰期間,每日需要約12萬立方米水量。前期,由于東部城區狼貓山水庫維修,2萬立方米/日供水能力的雪山水廠自今年4月份停產,近期,只有東郊水廠、牛旺莊水廠、官莊水廠三個水廠開機生產,東部每日只有約為5萬立方米供水量,無疑也給東部地區的供水保障“雪上加霜”。
濟南水務集團生產技術部經理陳峰向記者介紹:“為保障東部供水,濟南水務集團通過板橋加壓站、千佛山加壓站兩大主力加壓站分別調集鵲華水廠水、玉清水廠水向東區轉供,確保東部居民的用水需求。”從西部的水源地到東區的用水點需要經過8級加壓,僅從加壓設備的安全運轉上,也無疑是一個挑戰。
77萬方一天用掉半個大明湖
近段時間,濟南市持續遭遇高溫、強降雨天氣,居民生活用水量快速上升。
7月上旬,日供水量已經連續多日超過77萬立方米,其中7月3日供水量達77.4萬立方米,濟南市每日用水超過半個大明湖(按125萬立方米計算)。用水量持續攀升的同時,也讓現有供水設施的供水能力達到極限,供水形勢十分嚴峻。濟南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型住宅小區的相繼投用也是用水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目前,濟南市水源以地表水為主,其中黃河水約占供水總量的90%,本地水庫水約占6%,其余4%為地下水。濟南市主力水廠,玉清水廠、鵲華水廠承擔起供水重任,兩水廠每日供水量分別為40萬立方米和30萬立方米,市區9成以上城區用水由這兩大水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