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鋼集團:產業援疆打造低成本鋼企
□記者 袁濤 報道
本報濟南訊 借產業援疆之機,山東鋼鐵集團全力建設全國成本最低的鋼鐵企業,在人跡罕至的新疆荒漠上建成了一座現代化鋼鐵企業。據了解,目前山鋼集團喀什項目人均年實物勞動生產率近1000噸鋼,走在了全國鋼鐵企業的前列。
在全國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山鋼集團卻要投資增加新產能;當許多企業爭著涌向東南沿海的時候,山鋼集團卻向西挺進深入內陸;當大家競相向高專產品領域進軍,山鋼集團喀什鋼鐵項目上的卻是棒材線材生產線。山鋼集團董事長任浩說,建設新疆喀什鋼鐵項目既是國有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山鋼實現絕地突圍、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大機遇。
布局優、投入少、成本低、機制新、效益高、生態好,這是山鋼集團對喀什項目建設運營提出的目標。喀什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一期工程投產僅用了不到9個月,創造出了聞名新疆的“山鋼效率”。
2012年12月18日,山鋼集團喀什項目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產,建成了100萬噸鐵、鋼、材配套生產線。據介紹,喀什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比初步設計預算降低8億元,降低率達23.5%,噸鋼投資僅為2600元,投產后降低噸鋼財務費用及折舊費100余元,人均年實物勞動生產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據統計,在試生產階段和當前市場條件下,深處內陸、以普通建材為主導產品的這一項目不但不虧損,還有一定的利潤。
山鋼集團喀什項目一期工程是一條充分運用新技術最大限度實現節能環保的生產線。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噸鋼耗新水低于3立方米;燒結煙氣余熱余能發電項目投用后年可增效2000萬元以上;噸鋼煙粉塵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國家標準排放量。
山鋼集團喀什項目開工前,北疆乃至疆外鋼鐵企業從南疆運輸資源,再將鋼鐵產品長距離運至南疆銷售,噸鋼售價高達6000多元。山鋼喀什項目投產后,噸鋼售價迅速降到不足4000元,使喀什及周邊地區每年降低社會鋼材成本達20億元以上,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物流業發展。
隨著山鋼項目落地,與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紛紛跟進。山鋼集團下屬公司與新疆當地公司達成收購100%股權并開發鐵礦資源項目協議,計劃分兩年投資3億元,形成年產礦石150萬噸、鐵精粉60萬噸規模,目前已經實現年產鐵精粉30萬噸。山鋼集團還與新疆世路源經貿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喀什地區開展鋼材貿易,預計年貿易額達到3億元。
隨著山鋼的落戶,當地一個占地20平方公里的齊魯生態鋼城正在崛起。目前,已有總投資40多億元的30多個配套項目落地,涉及原料、機械制造、焦煤、建材、氣體、耐火材料及電器設備制造等領域,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鋼鐵產業鏈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