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7日訊(山東臺 劉仁超 陳琛 唐虎 攝像 孫國棟 臨沂臺 馬強)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最近,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正式實施,規劃提出,到2020年山東省空氣質量要比2010年改善50%左右,讓人民群眾不再受霧霾之苦。圍繞這一承諾,一場力度空前的大氣治理戰役開始打響。
雖然規劃才剛剛開始發布實施,但在華電濰坊電廠,投資6億多元的脫硫、脫硝和除塵工程已經啟動。明年完成之后,二氧化硫排放值將控制在每立方米50毫克以下,比國家現行標準200毫克嚴格4倍,而這一數值,是山東省火電行業到2020年才要整體實現的目標。
雖然規劃目標是分三個階段逐步實現,但山東的電力、鋼鐵、化工等重點企業均按最嚴標準開始治理。發電機組每次點火必須加入上百噸的柴油才能順利引燃煤粉,而在燃油期間,環保設施是不能運行的。濰坊電廠與科研院所合作,首創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氧點火”法,順利解決了困擾整個行業的難題。
大量燃煤是造成我國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時,更要減少煤炭消耗。山東銀鳳陶瓷在向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搬遷中,將燃煤鍋爐全部改成最先進的燃氣爐,不僅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從每立方米8000毫克降低到20毫克,還使產品質量大幅度提高。
依靠過硬的質量,在出口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銀鳳陶瓷上半年出口額達到2110萬美元,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嚴標準不僅催生了高技術,還倒逼山東的產業升級。山東省規定,在逐步加嚴標準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一律不再上馬新的高耗能項目,8年投資1萬億元,發展環保產業。到2015年實現煤炭消耗總量“不升反降”,2020年使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從目前的76%降到60%左右,以經濟結構的轉變實現能源結構的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