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直接爆表了
車內溫度有60℃~70℃
8月7日,根據市氣象臺的觀測數據,白天本市又創下了今年最高氣溫紀錄:37.4℃,出現在黃島區,而市區也出現了31.8℃的高溫。7日中午,記者自帶溫度計實測溫度,結果地表、私家車內溫度均直逼60℃,這也讓上限為55℃的溫度計徹底“爆表”。
溫度太高溫度計爆表
8月6日下午,市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信號,8月7日是預警后的首日,氣溫會有多高呢?7日中午12點半至14點,記者帶著溫度計對戶外氣溫進行了實地測量。記者首先來到了市北區商丘路,對地表溫度進行了測量,在商丘路一處柏油路面上,將溫度計平穩放置,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溫度計放置10分鐘后,顯示指針便往上走,30℃、40℃、45℃、50℃……讓記者驚訝的是,溫度計的最高測量數值為55℃,但在烈日之下,它的指針在到達55℃的最高度數后,并沒有停歇,而是繼續向前擺動,地表溫度之高,已讓溫度計“爆表”。
8月7日下午2點,記者又來到南京路的一大型停車場,將溫度計放在市民王先生的轎車內。因為王先生一上午未開車出行,開車門的一瞬間,一股熱浪便撲在記者臉上。記者將溫度計放在副駕駛座位上,關閉車門,結果不到10分鐘,溫度計便徹底“爆表”,升溫之快超出在地表的試驗。“車內溫度絕對有60℃至70℃。”王先生說。
根據市氣象臺的觀測數據,7日白天本市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37.4℃,出現在黃島區。最低溫度也超過了28℃。相比郊區,市區的最高氣溫略低,為31.8℃,這是今年7月25日出現32.8℃后的第二高氣溫數值。不過不少市民有疑問:市區白天的溫度似乎不止31.8℃。對此,記者咨詢氣象專家后得知,市氣象臺發布的市區氣溫數值,是依據伏龍山觀測站得出的,而且有一定的觀測條件。“對外發布的氣溫,由距離地面2米的百葉箱測出,而且觀測點要有草坪,未受到陽光的照射,還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因此,暴露在烈日之下的測溫數值,因為有陽光的照射,肯定要高出很多。”專家說。
供水紀錄在刷新
記者了解到,天氣炎熱,本市日供水量的紀錄也在刷新。8月7日,記者從市海潤自來水集團獲悉,8月6日市區供水量達到73萬立方米,創本市有史以來單日供水量的歷史新高,截至8月7日下午2點半的供水量看,7日的供水量將突破74萬立方米。據工作人員介紹,進入7月份高峰供水期以來,本市日均供水量超過68萬立方米,比往年同期超出8萬立方米,是有史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
“每年盛夏時節,都是我市的高峰供水期。為保證今年高峰期供水,我們先期對各水源地、凈水廠及供水設備、設施陸續開展排查維護工作,先后完成了包括廠用變壓器、變頻器、配電柜、水泵、電機、管道、水門等維護保養工作,保證了供水設備完好運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各凈送水廠以及供水設備、設施均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高峰供水期間,該集團還將加強科學調度,合理調整供水方式,加大對供水設備、設施的巡回檢查力度。
為防暑給環衛工送水
針對近日持續的高溫天氣,市南區市政、綠化、環衛等各作業公司采取多項防暑降溫措施,確保高溫天氣安全生產。據了解,市政、綠化、環衛等單位為員工配備了透氣性好的安全帽、毛巾、清涼油等防暑降溫用品,保證每天供給礦泉水、綠豆湯、茶水等清涼解暑飲品,確保工人足量飲水,同時還更換了夏季純棉吸汗短袖T恤衫,盡力確保員工們作業舒適。另外,市南區環衛公司還特別調整了環衛工人和機械作業時間,增加機掃頻次,用機械化清掃代替人工作業,在不影響作業的情況下,縮短人員作業時間。
今明或有陣雨
根據市氣象臺的預報,8月8日至9日,部分或大部地區將有小陣雨或小雷陣雨,但是雨量較小,持續時間也比較短。盡管云量有所增多,但本市氣溫下降幅度不太大,全市氣溫依然較高。“預計未來兩天,市區最低氣溫26℃至27℃,郊區最低27℃至28℃;市區最高氣溫依然在31℃左右,而內陸地區維持在34℃至36℃。持續高溫天氣,請廣大市民注意防暑降溫。”首席預報員說。文/記者 李偉偉 圖/記者 李雋輝
一天熱暈40人
一定要多喝水
“干著干著活,突然就暈了,還有些抽搐,嚇得我們趕緊打120。”市立醫院本部急診科,一位40來歲的壯漢熱暈在工地上,工友說起來還有些心有余悸。8月7日,立秋。記者走訪市區各大醫院,因為持續高溫,醫院急診科人滿為患,病號比平時一下多出兩成。據市120急救中心統計,過去30個小時里,島城熱暈了40人,比平常的工作量增了一倍。
8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市立醫院本部急診科。看到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躺在病床上,正在輸液。雖然病人一直處于昏昏沉沉的狀態,但已經能夠回答醫生的問題。他的一位工友說:“我們都是河南老鄉,上午他還好好的,中午突然不行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到了醫院檢查體溫是37.5℃,雖然不燒,但一直胸悶、惡心,手腳僵硬。輸了液,過了兩個小時才慢慢清醒過來。”工友說,他們都在附近的一工地上打工,中暑的工友是瓦工,賺錢多一些但活累,“他這兩天可能沒吃好,干活也顧不上喝水,再說這兩天太陽太毒,一下沒挺住就暈了。”
被熱暈的不止這一位,8月7日上午,記者在青醫附院采訪時,一位剛40歲的男子也是因為高溫暈倒。“我弟弟干完活在家休息,突然就暈倒了,天氣比較熱,我們就以為是中暑。”張女士說,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弟弟是腎功能衰竭,天氣熱血壓升高,鼻血流個不停。
8月7日,記者分頭走訪了青醫附院、市立醫院、海慈醫院、市中心醫院的急診科,在每個醫院的急診科,記者看到患者都是人滿為患。
“這兩天氣溫高,醫院急診的患者也是明顯增加,現在一天的急診量都維持在120人的高位,比平常要高出兩成左右。”市立醫院急診科張泉三主任說,在急診的患者當中直接中暑的情況并不是特別多,但是每年都有10多位患者是跟高溫有關系。
8月7日,記者又聯系到了青島市120急救中心,據通信調度科王迎春主任統計,自6日上午8點半起,到7日下午兩點,通信調度科共接到297次急救電話,其中有40次是因為暈厥、中暑這種癥狀引起。“平日里30小時中心大約能接到150個左右的急救電話,這兩天接近300個電話的急救數量比平時增加不少,其中暈厥急救的數量也是大增。”
海慈醫院急診科8月7日接診了一位熱暈的建筑工人李先生,中午采訪時他已恢復清醒,他說,熱天干活出汗多,暈倒可能跟喝水少有關系。市立醫院的張泉三主任介紹說,因為水分過度損失,汗腺排熱系統受到破壞,還可能會誘發其他臟器的損害,像腎功能損害等,所以需要進行住院觀察。除了室外工作者,熱暈的患者更多的還是老年人,每個醫院急診科里都躺著不少老年人。
張主任說,對于高溫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建議氣溫如果超過35℃,在室外連續工作2個小時以上,最好找涼快的地休息休息再工作。還有就是要及時補充水分,加一點鹽分、維生素,保證身體不會脫水。“感到頭暈、胸悶的時候,最好讓身體盡快涼一涼,如果涼快以后癥狀沒有減輕,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海慈醫院神經內科的郭瑞友主任也說,在夏季高溫天氣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現頭疼、頭暈,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血壓很高,走路不穩、胸悶氣短的情況時應該多加注意,如果癥狀嚴重要及時就醫。他提醒說高溫防暑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人特別重要,老年人的皮膚最好不要受強烈陽光的直射,強烈的紫外線會損傷身體某些組織,在家的時候也不要因為節約電費不開空調,如果溫度過高,空調能很好地緩解高溫帶來的不適。 記者 尚青龍 見習記者 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