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8月8日訊(記者 尹海洋)2013年7月21日,在東南亞最頂級的馬來西亞吉隆坡云星劇場,燈光、鮮花和掌聲獻給了一個來自中國濟南的23歲青年姜金杉,他以一曲《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結束了在第九屆世界華人青少年藝術節上的比賽,當之無愧地站在最高領獎臺上。載譽回國之后,大眾網記者“家訪”姜金杉。出生在音樂之家的他,3歲半開始學琴、22歲被“搶到”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入學后第二個學期,就成為學校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他的夢想,是當一名音樂老師。
“琴盒上長大”的小男孩,三歲記住世界名曲
一頭曲卷的棕色頭發,一副銀色眼鏡,青色胡茬,記者在濟南見到姜金杉時,他安靜地坐在家中的沙發上,沒有獲獎后的激動。“參賽選手水平都很高,可能是我比較走運而已。”說起一星期前在馬來西亞一舉斬獲青年專業組一等獎,姜金杉有些靦腆地說,參加比賽其實是在計劃之外的事情,“暑假回國后比較清閑,看到有比賽的消息就報了名,也沒有做什么特別的準備。”
不過在親戚朋友眼中,姜金杉的獲獎“水到渠成”。他的媽媽、爸爸都從事音樂表演,媽媽王春媛更是山東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家,出生在音樂之家的他從小就耳濡目染,接受音樂的熏陶。
“近兩歲時,我們要上班沒人照看他,我只好把他帶到單位的排練廳,我們排練,他就靜靜地坐在琴盒上觀看聆聽,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王春媛說,到現在,她的同事們還說姜金杉是琴盒上長大的孩子。
受環境影響,姜金杉接觸音樂較早,從小就對弦樂感興趣。“三歲半的時候,他自己在家玩球,玩到高興地時候,突然就哼出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旋律,并隨著旋律的節奏蹦跳起來,當時我很驚奇,因為那個曲子是一年多前跟隨我們排練聽過,他只聽過兩三遍。”兒子的這一舉動,讓王春媛決定帶他走上學琴之路。
教得了別人教不了兒子,“小天才”也挨不少打
學琴路艱難,培養出眾多優秀學生的王春媛自信能把兒子培養成才,然而真正教起來卻出現了不少問題。“孩子三四歲的時候玩性很大,如果教授其他的學生,我會很有耐性,一個指法一個指法的練習,但是對待自己的孩子我總是沒耐性,總嫌他進步慢,不用心。”王春媛說,兒子跟著她學習,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聽話,不想練琴的時候就會故意拖延時間撒嬌耍賴。半年多下來,母子兩人都疲憊不堪,兒子姜金杉甚至對小提琴有了抵觸情緒。
王春媛這才深深體會到母親與老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無奈之下,王春媛只好請其他老師給他上課,但是剛剛四歲的孩子,看到老師還是熟悉的面孔,更是有持無恐的,沒等老師說上幾句話,撒腿就跑到其他房間玩去了,一節課至少跑掉3、4次。兩節課下來,一無所獲。王春媛也只好隨著他的性子暫停了,直到5歲時的有一天,姜金杉突然跟媽媽提出來要好好學琴。
“小提琴是樂器當中最難學的一門樂器,沒有十幾年的功夫是不行的,金杉為了學琴挨了不少打。”王春媛告訴記者,小時候姜金杉每天要練琴1個多小時,如果發現他偷懶耍滑,自己就會毫不手軟地教訓兒子,“其實現在想想,每一個小提琴手都吃了常人所不知的苦,都要付出比別的孩子百倍多的努力才能成才。”
2009年,姜金杉考取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大學里他專攻音樂學,小提琴專業。隨著技藝的日趨精湛,姜金杉心里有了一個想法:“既然學的西方樂器,就應該到它最盛行的國家去深造。”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初戰成名被“搶入”美國高校,夢想當音樂老師
2011年2月底,姜金杉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音樂學院參加考試。站在一排外國老師面前。他閉上眼睛調整呼吸,把所有情感融入在演奏的樂曲中。憑借超強的音樂表現力,以及精湛的演奏方法,瞬間征服考官。
演奏完成后,考官當場表示,我要定了這個中國小伙!但姜金杉卻提出一個條件說,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能力拿到學校極為珍貴的本科獎學金,才可以考慮到這里來學習,“因為我不想因為我的學業,而給父母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沒想到,老師跟指揮等人商談了不到一分鐘,就立刻答復說,學校會給你最好的獎學金。這時的姜金杉激動萬分的雀躍起來。如釋重負的和爸爸媽媽高興地抱在一起。
2012年1月,姜金杉來到向往已久的密西西比大學學習音樂教育專業,并被指揮安排在樂團副首席的位置,排練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全劇,以及勃拉姆斯、莫扎特、舒伯特等世界名曲,并與帕瓦羅蒂的搭檔合作演出了莎士比亞的歌劇《溫莎的風流娘們》。“美國高校的樂團演出機會很多,練得曲子也都是難度很高的世界名曲,這對我的鍛煉非常大。”姜金杉說。到校的第二個學期,他又被任命為樂團首席。這意味著,他的整體能力被樂團認可與肯定。
今年放暑假之前,姜金杉以全A的優異成績和表現,登上了學校的校長光榮榜,也是音樂學院唯一一個獲得該榮譽的中國留學生,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說起對未來的計劃,姜金杉說,他將沿著音樂教育專業繼續深造,并希望在讀完博士之后,回國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美國的音樂教育重在啟發,我希望把這種方式以及我所學到的知識帶回中國,讓喜歡音樂的孩子們能夠體會到不同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