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14時許,一女子在山東省衛生廳辦公大樓三樓的一間辦公室內,被一名年輕男子劫持。目前,人質已被成功解救。
8月8日下午17時50分,記者進入到事發三樓辦公室,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秩序。
17時22分,一輛救護車進去衛生廳辦公樓地下車庫。有警方透露人質已被成功解救。
8月8日下午17時50分,記者進入到事發三樓辦公室,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秩序。
圖為事發現場。
■山東衛生廳內劫持事件追蹤
8日,山東省衛生廳內發生劫持事件。昨天,記者從山東省衛生廳了解到,事發當天,有關當事人張昌年有無職業病的鑒定流程,已到了隨機抽取專家確定鑒定委員會環節。同時,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黃樂平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對張昌年微博中展示出來的困境給予了解答。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職業病鑒定已到隨機抽取專家環節
昨天,京華時報記者致電張昌年工作單位青島安品精密機械公司,工作人員承認張昌年為公司員工,但拒絕電話采訪和發送采訪函。“如需了解情況,請當面采訪。”
同時,山東省衛生廳辦公室工作人員稱,事發當天,張昌年來廳里進行職業病診斷的最高鑒定,“當時已經到隨機抽取專家確定診斷鑒定委員會的環節,沒想到他會帶刀來解決問題,一般情況外來人員來衛生廳需先登記方可入內。”
>>專家分析
如對診斷結論不服可申請上一級鑒定
昨天,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黃樂平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對張昌年微博反映的相關情況進行解答。
黃樂平介紹,塵肺屬于職業病的一種,是在長期接觸粉塵的工作環境中肺部形成的一種醫學癥狀。患者認為他所患肺部疾病與工作環境有關,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可以申請鑒定。
在申請過程中,鑒定結論材料齊全,則會出具診斷結論,如果對診斷結論不服可向上一級鑒定機構申請再次鑒定。鑒定機構一般不去勞動單位進行考察,除非診斷程序或者材料存在重大問題,鑒定機構才需調查。
勞動單位毀證據易造成監管失控
4月12日的張昌年微博稱,公司不承認有粉塵,轉移機器,打掃衛生破壞現場證據,讓安監部門查不出真實的衛生情況。“就算到了職業病防治院,他們也是百般刁難病人,總算知道為什么塵肺病人維權難。”
“檢查后如果患者工作環境不存在職業病因素,就不可能患上塵肺病,這種鑒定對于勞動者會造成致命傷害。”黃樂平稱,勞動單位破壞原環境證據,是職業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企業若真如微博所說那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過程中如何處理,是目前職業病勞動者在維權中遇到的困境。正常情況下,根據勞動者所在的作業環境,去判斷勞動者職業病的成因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企業為了躲避責任,在安監部門檢查前轉移設備、破壞現場證據的話,企業會否認存在原來的致病因素,對職業病鑒定的診斷具有直接影響。
由于職業病不可逆轉,勞動者患病后,如果經鑒定不存在這種職業危害因素的話,即使患者確定患有此類疾病,也無法診斷為職業病,從而相應的工傷認定、工傷醫療待遇和后續生活保障等勞動者主張的所有權利都無法獲得。
“開胸驗肺”未必能獲實質幫助
今年3月25日,“張昌年”在微博中求助全國首個“開胸驗肺”事件當事人張海超,希望他能幫忙。微博稱他在山東青島市上班做了三年高濃度粉塵工作,最后病發肺部感染,“為什么職業做不出塵肺的證明。”
事發前張最近一條微博稱,“我出事后希望開胸驗肺,塵肺鑒定標準太不合理了。”
據了解,2004年8月,河南新密市人張海超被多家醫院診斷出患有“塵肺”,但由于這些醫院不是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所以診斷“無用”。由于原單位拒開證明,他無法拿到法定診斷機構的診斷結果,最終只能以“開胸驗肺”的方式進行驗肺,為自己維權。
“張昌年提愿開胸驗肺,可能是由于張海超開胸驗肺的先例,最終確診為塵肺病,并獲得相應賠償,想效仿達到維權目的,這是根本出發點。”黃樂平表示,以前有過一名湖北籍勞動者,也提請過開胸驗肺,但該維權者最終并沒有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太多實質性幫助。
(原標題:張昌年職業病鑒定已開始隨機抽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