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奶漲價凸顯優質奶源稀缺
大眾日報8月21日訊(記者 趙洪杰 通訊員 胡智勝)這個夏季,我國奶業”風暴“不斷。以工信部制定并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為發端,以發改委對6家外資乳企開出反壟斷罰單為高潮,多個涉及奶粉行業的政策陸續出臺。企業方面,蒙牛114億港元收購雅士利,成為中國奶粉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收購案;新西蘭恒天然公司自曝檢出肉毒桿菌,國內多家企業受牽連……
以這些”大事“為背景,部分品牌的乳制品價格悄悄漲了起來。而在這背后,是生奶價格的不斷上漲。
生奶價格緣何強勢上漲
”每袋250毫升的蒙牛、伊利純牛奶,都上漲了三至五角錢,是不是本土乳品企業趁恒天然事件之機漲價啊?“8月20日,在濟南濼源大街銀座購物廣場內,一名消費者說,他發現液態奶價格這半個月悄然發生了變化。
”國產液態奶刮起漲價風“這個消息最早由廣東媒體報道,因為消費者在當地一家門店發現蒙牛高端液態奶品牌特侖蘇8月漲價約5%。
”液態奶價格上漲,與恒天然事件有一定關系,但生奶價格上漲才是主要原因。“濟南佳寶乳業奶源部總經理聶克平說。
今年以來,我省生奶平均收購價格在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微幅下滑階段之后,從4月開始昂首向上,一路走高。據統計,6月底我省生鮮奶收購平均價格為3.53元/公斤,同比增長11.21%。近兩個月價格仍不斷上漲,記者發現我省規模牧場最高奶價已突破5元/公斤。
”今年奶牛疾病尤其嚴重,又遇上高溫高濕天氣,牛奶產量平均下降25%-30%。“養殖戶劉炳用在濰坊市寒亭區有一個百頭奶牛的養殖場,他說今年生奶供應量銳減,而需求旺盛,多數企業正在為中秋節存貨。一家跨國公司收購人員向他抱怨,每天都完不成收購任務。
國家出臺的新政策和國外乳品企業”出事“,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奶價格上漲。6月份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九大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自建自控奶源“,優質奶源更顯得稀缺。
但乳制品漲價并非普遍現象。記者在濟南走訪銀座、大潤發等商場超市發現,不少國產乳品價格基本未動。”多數企業選擇內部消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也有的開始做調整!奥櫩似秸f。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乳企不敢輕易調價原因有二:一是消費者對國產品牌消費信心仍然不高,二是同質化競爭嚴重,貿然提價會導致市場份額喪失。
相反,反壟斷調查后,洋品牌奶粉開始降價,”我們一直從國外找人代購荷蘭品牌的奶粉,一罐700毫升,原來單價是180元,近期突然發現降到120元了!叭照找晃幌M者表示。
我省乳企紛紛推出奶源建設計劃
”恒天然事件和反壟斷調查,對國內乳企利大于弊,短期會導致大型企業對奶源的加緊爭奪,造成原奶價格上漲;但長期看,對國內企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恢復消費者信心有一定利好!奥櫩似秸J為。
在奶源建設上,我省乳品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計劃。作為我省乳品企業領軍者的佳寶、得益等乳品企業紛紛加大奶源建設和控制力度;我省養殖業龍頭企業--現代牧業更是全省布局,在東營、泰安、濰坊開建萬頭牧場。
分散生產的奶農,也越來越多地開展了合作。平原縣為了應對2012年初的黃曲霉素事件所造成的原奶滯收風險,縣畜牧局引導、扶持經營大戶發起成立了旺源奶牛養殖合作社。目前,山東瑞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先后與該合作社簽訂了長期供奶合同,且每公斤鮮奶比市場價高出0.4元。
合作社副理事長劉洪友介紹,天津、河北等地奶牛養殖戶咨詢入社經營的人很多,合作社準備2013年進一步擴大規模。
在8月15日召開的山東現代奶業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反復強調的還是食品安全這一話題。恒天然雖然曝出食品安全問問題,但最終能公布于天下,不是由質監部門查出,也不是由媒體曝光,而是自曝家丑。在此次事件中,新西蘭乳品產業可追溯制度也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恒天然在最短時間內查清產品的來路、污染源以及產品批次的去向,讓參會專家很是感慨。
盡管我國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已經不少,執法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總體來看,還普遍存在對違法行為處罰偏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夠等問題。
夏季以來的奶業風暴,對國產乳品是個發展機遇,現在也處于爬坡越坎階段,但能不能突出洋品牌重圍,還要看生產安全優質奶產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