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島城空氣質量優良率66.9%,PM2.5濃度卻超標1倍。大氣污染日益嚴峻的形勢也引起了市政協的重視,并在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對島城PM2.5污染防治對策。治理提案由環保局牽頭辦理,著力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和工業廢氣排放設備改造。8月29日,記者來到島城最大的電力企業探訪,針對未來島城大氣污染整治,市環保局副局長漢紅燕表示,為減少 PM2.5濃度,保護島城的碧海藍天,本市擬設立青島市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全力以赴抓好PM2.5污染綜合防治。今后,企業少排PM2.5,或許可以獲得獎勵。
治PM2.5,先調產業結構
島城從今年開始實施國家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下,島城的大氣污染尤其是PM2.5污染問題突出 。大氣顆粒物來源研究結果顯示:城市揚塵占22% 、二次硫酸鹽占19% 、煤煙塵占16% 、機動車尾氣塵占14% 、二次硝酸鹽占9% ,二次有機碳占6% 。
在今年的青島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趙家檜提出了《關于青島市PM2.5污染防治對策案》。青島市政協將該提案列為主席重點督辦提案,由市環保局牽頭辦理。
在這套提案中,優化產業結構被列在了首位 。其中提出優化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耗總量,推進集中供熱覆蓋范圍內鍋爐淘汰力度,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對城區重污染企業實施搬遷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優化工業布局。
提案認為,應該抓好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強化揚塵污染監管、加強工業廢氣治理、建立極端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預警體系。
達到條件將采取車輛限行
8月29日,記者來到華電青島發電廠,這個擔負著市區三分之一供熱任務的大型電力企業 ,是市區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改造后,經過四大機組“過濾”,排出的污染物將大大減少。
“十二五期間我們要投入6.3億元,進行環保技術改造。”華電青島發電廠負責人說,他們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脫硝技術改造工作,單臺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600噸,脫硝工程全部完成后,每年可削減氮氧化物排放近1.1萬噸 。同時,按照部署,華電集團還實施了脫硫增容改造工程,改造后總脫硫效率達到99% 。為降低煙塵排放,在除塵器上也進行改造。此外,他們還在儲煤場周邊建設了近乎全封閉的擋風抑塵墻,抑塵墻長830米、高 15米。不管吹多大的風,存放在儲煤場里的散煤,都不會污染環境。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僅為66.9% ,PM2.5濃度超標1倍,而大氣污染治理的五大絆腳石不容忽視。面對嚴峻的形勢,今年環保局除了要推進大型企業除塵、脫硫設備的升級改造,今年島城還將推進油品升級,今年年底將用上國四號汽油,同時所有的新注冊車輛也將執行國四標準。而針對老舊車輛淘汰報廢,此前島城已經出臺了補貼政策,今年新的車輛淘汰補貼政策預計在10月份推出 。
“今年黃標車限行將不僅限于市區,將普及到縣級市。”據介紹,今年以來島城霧霾天氣頻現,島城還出臺了大氣重度污染應急預案,達到條件將采取車輛限行等措施。
重點企業將簽“軍令狀”
島城最大的電力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治理減少大氣污染,其他的企業也正在同步跟進。為了鼓勵企業少排污染物,市環保局與各行政單位協調溝通,擬在島城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近期將提交到市政府審批。屆時企業如果少排PM2.5,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
“PM2.5超標,和本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有關。”漢紅燕說,為了防治PM2.5,市政府將與各區市政府、相關市直部門和重點企業簽訂“軍令狀”。“目前正在起草責任書,成熟后將挨個簽署。”通訊員王淼 孫俊杰 記者 陳界交 見習記者 喬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