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七市銀行卡收費將逐步同城化
開篇語
和中國的經濟版圖一樣,山東的經濟版圖上,也存在東強西弱的現狀。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制約著我省整體實力的提升,為此在藍黃戰略加速推進之際,山東公布中西部地區一圈一帶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意在讓其和藍黃兩區一道,打造山東經濟的升級版。對于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而言,要想發展,除了戰略上重視,政策上傾斜之外,還必須加大資金投入。記者了解到,我省將采取多種方式,設立100億元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投資基金、200億元的西部經濟隆起帶投資基金,重點投向重大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推進一圈一帶協調發展。
地處山東腹地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將以濟南為核心,形成以70公里和150公里為半徑的緊密圈層和輻射圈層的七市抱團發展格局。為了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發展,今后將率先在濟南周邊70公里的范圍內實現同城化,最終讓150公里的半徑圈實現一體化發展。
生活圈提速
或取消繞城高速收費區間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中指出,將率先解決濟南交通擁堵問題,加快市內快速通道建設,加強交通監管,調整取消繞城高速收費區間。與此同時,將強化濟南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加快構筑“一小時生活圈”。
在公路方面,將加快建設濟南至樂陵、濟南至東營、德商公路德州至范縣段,青蘭高速泰安至聊城(魯冀界)段,長清黃河公路大橋、濟齊黃河公路大橋等工程。規劃建設濟南至泰安快速通道,濟南至聊城、沿海高等級公路濱州段。
鐵路方面,將加快建設石濟客專、聊泰鐵路,規劃建設京九客運專線山東段,爭取建設聊城至德州至黃驊港鐵路、鄭濟客專濟南至聊城段,積極開展濱州至濰坊魯北鐵路通道規劃研究。積極推進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和邯濟復線項目建設進度。
城際和城軌方面,利用膠濟客運專線兼顧濟南至淄博城際鐵路,利用石濟客運專線兼顧濟南至德州城際鐵路,加快建設濟南市區至西營、濟南市區至長清、濟南市區至遙墻機場至濱州等城際鐵路,規劃建設長清至聊城、西營至泰安至萊蕪城際鐵路,推進濟南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盡快啟動濟青高速鐵路前期工作。《規定》中稱,將增加進出濟南市的公路通道,加強高速公路的分流管理,規劃建設區域城際公共交通網。
土地利用
探索“飛地經濟示范區”
在土地利用方面,將對各市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積極爭取納入全國農用地整治重點區域,組織實施國家級重大土地整治工程,支持對區內未利用土地、宜農土地后備資源進行開發。在保證耕地總量不變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
同時,還將鼓勵推動企業向開發區、園區集中布局,鼓勵濱州、德州等有條件的市縣,探索建立“飛地經濟示范區”,鼓勵企業到該區域進行土地成片開發;推廣萊蕪“兩股兩建”(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建立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城鄉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德州“兩區同建”(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經驗做法,通過增減掛鉤等形式,盤活存量,擴大增量,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和高效利用。
資源共享
萊蕪考生有望上駐濟高校走讀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規劃中,明確提出濟南和周邊六城市之間,將加強資源共享,逐步實現同城待遇。
在教育方面,支持區域內高等院校加強聯合共建、協作交流,支持優質中小學跨市發展,推進合作辦學、聯合辦學和強弱學校的對口幫扶;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辦學準入范圍,加快建立新的辦學制度和模式。增加濟南、萊蕪駐濟普通高校本科生走讀招生計劃。
在醫療方面,鼓勵組建區域醫療服務集團,逐步實現同級醫院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加強醫療技術合作交流。
在社保方面,推動社會保障關系互聯互認和醫療、養老保險關系的正常轉移接續,促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探索建立社會保險參保信息共享機制和同城結算機制,統一經辦管理、繳費和補助標準;
在戶籍方面,將實行積極的戶口遷移政策,推進建立區域內按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的戶籍登記制度。
在金融領域,進一步加快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提高融資和結算功能,推動金融企業在周邊城市設立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銀行卡區域內收費標準,逐步實現同城化。
資金投入
百億基金助力“一圈”發展
在金融方面,《規劃》中稱將設立100億元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投資基金,重點投向重大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同時,還將設立擔保扶持基金,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增資擴股、做大做強,發展一批資本金超過10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
與此同時,《規劃》還顯示將支持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建設,建立濟南交易副中心和省會城市群各市分部,盡快形成立足山東、輻射周邊地區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并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發揮濟南海關和淄博保稅物流中心作用,提高通關服務水平,積極發展內地“無水港”。
取消協作區內干線公路橋梁收費
放大三大產業協作區的融合效應,并逐步擴展到緊密圈,同時推進交通設施同城化,建立綜合配套的交通網絡,科學布局公共交通線路、站場和換乘樞紐,實現互聯互通、立體對接。取消區域內除高速公路外的干線公路及橋梁收費,建立免費的農產品和食品生產、運輸到銷售環節的“綠色通道”。
解讀
發展目標: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9%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萬元左右; 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
城市定位:
濟南: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旅游會展中心、總部經濟聚集中心。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550萬以上。淄博:支持淄博建成全省東西部融合發展的重要連接樞紐。泰安:建設富有歷史文化魅力和現代風尚的國際旅游名城。萊蕪:建設省會副中心城市。德州、聊城:建成統籌跨越和生態低碳發展高地。濱州: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發展布局:
三個協作區共鑄“大濟南都市區”
一個核心兩個圈層:即以省會濟南為核心。外面的“緊密圈層”以濟南為中心,70公里為半徑,包括濟陽、商河、平陰、章丘、萊蕪市區、齊河、禹城、臨邑、肥城、鄒平、泰安市泰山區和岱岳區等周邊區域。
輻射圈層,依托綜合交通走廊,圈起德州、聊城、濱州、淄博等城市,形成城鎮密集區,建設特色鮮明的城市連綿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