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島本地的論壇里,一位家長發出求救帖,因為自己上六年級的兒子跟班上的男同學走得很近,幾乎是形影不離,而且行為、語言上也有些女性化,有次兒子甚至因為對方沒有等自己一起回家而生氣了一個星期。家長也著急了,擔心兩人會發展成“好基友”。而這個問題在網上也引起不少網友的議論。無獨有偶,近日溫州一所中學發放一份《協議書》,其中指出,對學生之間交往過密的行為,其中包括同性之間的交往,學校將以特別嚴重違紀行為的名義予以處罰。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男孩女性化、和同性同學交往過密也成了越來越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嗎?而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又應該如何進行處理呢?
◎個例 兒子和男同學走得近,家長發帖求助
“兒子跟一個小伙伴關系十分要好,兩人是同班同學,兩人都是六年級。放學后經常相約一起回家,平時在學校里寫作業、踢足球更是形影不離。”9月17日,網友“為你操碎心”在青島本地的一個論壇上發了一個這樣的帖子,雖然兒子跟同學關系好是好事,不過兩人好的程度已經讓他開始擔憂起來。“他的小伙伴也經常來家里一起寫作業,晚的話還會經常睡在家里,兩人的悄悄話更是說個不停。還有一次在學校,兒子因為人家那個孩子和別的男生玩球沒有等他一起回家,孩子氣得好幾天沒有理他。”
這位網友表示,一開始也沒有多想,但是有次去學校里接孩子放學時,聽到班級里同學都開玩笑說,他們倆是“好基友一輩子”。“結果我一聽也有點慌了,這兩個孩子不會是搞同性戀吧?”她表示,因此在網上求助應該怎么辦。不過,對于她的經歷,網友的評論也是千差萬別。有的表示她應該對孩子“好好地開導教育”,還有的網友則認為她有些杞人憂天,“兩個要好的小伙伴過分親密,家長老師們便是疑心重重,孩子有同性親密朋友怎么就不行了?”
◎現象 男孩女性化,校園并不少見
實際上,像上面網友所遇到的問題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視。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的一所春暉高級中學給在校生發放了一份《德育工作協議書》及《附錄》。《協議書》指出,對學生之間交往過密的行為,其中包括同性之間的交往,學校將以特別嚴重違紀行為的名義予以處罰。盡管不少網友戲稱這是“奇葩”校規,卻足以見得這類問題已經引起了學校的注意。
9月22日,記者也采訪了島城幾位小學的老師和校長,問起是否會遇到男孩女性化的問題時,幾乎都表示現在這種問題并不少見。“有的男孩就是感覺特別嬌氣,甚至要超過女孩,自己的書本什么的也不愿意借給同學,課桌收拾得很干凈也不愿意讓其他同學在上面寫字。下課后不愿意踢球,就愿意和女同學一起玩女孩的游戲。”東勝路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劉楊告訴記者,“像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幾乎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會發現一兩個這樣性格的男同學,但是我不覺得這樣問題很大,他們可能因為從小由媽媽、奶奶或者是姥姥帶大的原因,會特別愛干凈,性格上也會安靜一些。”
而長沙路小學的校長高先喜也告訴記者,實際上引起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不少。“除了家庭里主要女性帶養者為主之外,學校里的老師也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老師多,男老師少,所以讓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比較難意識到這樣的性別不同,另一方面,現在社會上許多選秀或者是表演的明星都有這種中性的氣質,這些明星很多都被孩子當成偶像,這種方式也讓很多孩子模糊了這種性別上的差異。”
◎相關新聞 幼兒園設“爸爸俱樂部”
2012年8月,上海市一所幼兒園在180名家長、260名小男孩的見證下,“爸爸俱樂部”正式成立。儀式上,園方特意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個反復強調的話題便是“男孩女性化”。園方希望引入父親的力量,在男孩成長中注入陽剛之氣,打造一批純爺們兒。對此,家長們倒是褒貶不一。據該園園長介紹,由于家庭的生活環境中常年以女性帶養者為主,進入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生活以女性教師居多,由此生活模式而引發的“男孩女性化”等社會問題逐漸凸顯。根據該園的規劃,下一步他們將組建父親足球俱樂部,父親踢球,孩子當球童,感受父親的陽光帥氣。此外,園方還會要求父親們每月至少來接送孩子四五次。“父親要和孩子建立密切關系,才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應對 分別開設男女生課堂,著重培養男孩“陽剛氣”
實際上,青島有的小學也已經專門針對這種情況開始做出應對。近日,記者在長沙路小學看到,在老師的指導下,該校的男生正在學習舞獅。獅頭是特別設計的,適合小學生的大小,幾位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輾轉騰挪,將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小獅子演繹得惟妙惟肖,看起來十分“專業”。記者了解到,這個舞獅課已經在學校開展了三年,一直是備受男生喜歡的課程。而在操場的另一側,一個簡單的攀巖墻壁前一位小學生正在練習攀巖。雖然幾次都差點腳底打滑,但是他還是咬緊牙關,一直不停地嘗試著。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課程,除了男生喜愛的舞獅、攀巖、篆刻、泥塑、木工等課程外,還有專門針對女生的茶藝、發藝、插花、烘焙、縫紉等課程。每周四下午的第六節課,學生們就會打亂年級,分別去上自己選擇的課程。而這些課程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分別針對男生和女生開設。
長沙路小學的高校長告訴記者,這所以設立這樣“男生課堂”“女生課堂”的方式,是想在學校課程的方面,從尊重孩子的性別差異出發,培養孩子的個性發展。“小男孩和女孩與生俱來就是不一樣的,將來走上社會之后,他們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社會責任也有所不同。而現在小學里的一個基本現狀卻是女老師多,男老師少,男孩子經常放不開,缺乏陽剛之氣。”高校長告訴記者,“我們通過這種男生課堂、女生課堂的方式來上課,分別開展選修課,使女孩子在學習中知書達禮,有氣質,使男孩子在學習中堅韌執著,敢擔。根據男孩與女孩迥然不同的成長藍圖與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建議 千萬別給孩子貼標簽
那如果自己的孩子太過于偏向中性化,或者是跟同學走得太近,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青島東勝路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劉楊老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家長不必過于擔心。“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處于一個懵懂期,相互之間懵懂的相互喜歡、相互崇拜都是很簡單的想法,家長不要先往那邊想,這樣會不自覺地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孩子。”劉老師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家長自己想多了。“還是要從多角度看看孩子表達出來的東西,如果多種場合和情況下,很多側面都表現出孩子有過度的傾向,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可以向專業的醫生進行咨詢,千萬別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簽。”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咨詢科姜桂蘭副主任醫師也告訴記者,像這種男孩比較“娘”而“女漢子”增多的情況現在全社會都普遍存在,而這個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息息相關。“現在我們很多的家庭結構都是,爸爸在外打拼,媽媽在家管孩子,照顧他的生活,但是對于男孩來說,三歲之后就開始出現俄狄浦斯情節(戀母情節)了,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要以自己的爸爸為榜樣,所以說男孩子要向爸爸模仿,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父親的關注比較缺失,而母親又沒有特別注意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的性身份識別出現錯誤。”姜桂蘭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他也表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要按照基本的規范來,比如讓孩子多邀請同學一起玩、休息的時候要跟同學分床睡等等。“即使孩子有這樣的情況,也要注意從人際交往的角度來正確引導孩子,不要過于大驚小怪,因為這個階段孩子都有逆反心理,過于強硬反而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