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報9月22日訊 近日,市民孫彬(化名)致電本報,反映自己在上班途中遭人暴打一事。“當時迎面走來一壯漢,直接揮拳打向我,后面還埋伏著另一人,倆人對我拳腳相踢,不久我就被打暈了。”他懷疑自己遭到了報復。
近日,記者在濟南大學西校區見到了孫彬,他左臉多處淤青,額角處鼓了一個大包。在濟大圖書館下的事發現場,地上還能看到一攤血跡。“我是濟南大學的職工,9月初我去上班,走到離單位不到200米處,一男子迎面向我走來,在距我不到1米遠處揮拳打向我,被拳打腳踢了兩三分鐘,最后昏過去了。”他說,這名男子是圓臉、穿著黑短袖T恤,身材魁梧高大,打人的還有另一名男子,但沒看清長啥樣。
“醒來后我發現自己躺在水泥地上,手機也被搶走了,后來被家人送到醫院,住了3天院,花了五六千元。”他說,經診斷,鼻骨、上頜骨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骨折。被打后不久,他去學校監控中心調出了錄像,畫面上能看到2名男子從一輛黑色轎車上下來,打人后又上車離開。目前,七賢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8月下旬,我曾跟銀座購物廣場里一家紡供貨商發生過矛盾,我懷疑被人報復了。”孫彬說,6月,他在那里買了數床夏涼被,吊牌上寫著成分是100%棉,里面的填充物是羽絲絨,因摸上去手感不對,他找一家有資質的單位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被子表面包含棉、粘纖等成分,里面的填充物則全部為聚酯纖維,和吊牌上不完全一致。“我向市工商局舉報,8月下旬,工商局將我們雙方叫到一起調解,當時一張姓男子代表家紡商來調解。”
孫彬說,調解過程中,張姓男子對商品質量、賠償等問題提及不多,反而多次說出一些類似“誰斷我財路,我斷他生路”的威脅言論。調解最終沒有實質性結果。隨后,孫彬還向記者提供了一段錄音。“里面和我對話的男子,正是當時調解時商家派來的人。”他說,當時在調解現場,他曾登記了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商家的人也一直在旁拍照,“可能就是當時記下的我的相關信息,后來才能找到我”。
記者就此采訪了該家紡供貨商,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曾和孫彬發生過糾紛,至于其被打一事,自己毫不知情。記者就此致電七賢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該案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細節不便過多透露。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