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幾天就是山東省第十九屆環衛工人節,不少城市的環衛工已開始組織歡慶活動,可曾在濟南市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工作了13年的環衛工人邢尊重卻整天愁眉不展。由于生活沒保障,邢尊重下崗后只能靠撿點破爛甚至乞討生活。據了解,濟南市8250余名環衛工人,僅歷下區和槐蔭區基本實現了對3000多名環衛工人的保障,其他各區環衛工基本都是“臨時工”,沒合同、沒保險,隨時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下崗后無經濟來源
年近70歲的邢尊重和61歲的妻子劉延英在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做了13年環衛工,如今他們下崗了,因為沒有收入來源,只能每天撿點破爛維持生活。
17日上午,記者在南村街道辦事處環衛公寓見到邢尊重夫婦時,他們剛回來。“干了13年,說不讓干就不讓干了,我們一點收入都沒有。”劉延英苦笑著說。
十幾年前,邢尊重和劉延英從老家長清區馬山鎮季莊村出來打工,在環衛崗位上一干就是13年。邢尊重說,環衛工沒一天假期,13年里他們幾乎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多就起床。
“后來環衛所長說我們年紀大了,我老伴又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就不讓我們干了。”劉延英說,去年2月下崗后,他們一開始靠撿廢品為生,后來實在干不動了,他們只能向人要點吃的。
邢尊重和劉延英的老家原本有兩間土坯房,后來房子塌了,邢尊重的弟弟在宅基地上蓋了新房子,他們便無法再回家。劉延英結過一次婚,離婚時唯一的女兒判給了前夫。“現在女兒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本沒精力照顧我們。”劉延英說,他們基本上和老家沒了聯系,“現在可算得上無房無產,無兒無女。”
沒合同 工傷難判定
劉延英告訴記者,現在她的右眼基本看不清東西了。
2011年11月,劉延英工作時右眼不慎進入異物。“當時我正往垃圾車里倒垃圾,一陣風過來,我就迷了眼。”后來,她的右眼看東西時一片模糊,伴隨著疼痛還不斷流膿。“醫生告訴我,再晚來兩天,我就徹底瞎了。”劉延英說。
為了治病,邢尊重和劉延英共花了4000多塊錢。這些積蓄是他們下崗后的全部生活保障。因為環衛所給他們辦理過意外保險,他們就到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說這屬于工傷,不在保險范圍內。我們只好找環衛所。”可是因為雙方一直沒簽勞動合同,環衛所并未給予補償,他們跟辦事處打了很長時間官司,“因為沒有勞動合同,法院沒有裁定依據,每一次都說盡量協商。”邢尊重認為,既然是工傷,辦事處就應該給予賠償,他表示還要繼續上訴。
撿的燒餅熱了又熱
“我們基本上不買東西,吃的都是在垃圾桶里撿的。有時撿來的燒餅熱了又熱,舍不得扔。”劉延英說,他們沿街撿破爛甚至要錢,多的時候一天能“掙”20來塊錢,少的時候一塊錢都弄不到。多數時候,他們中午都不會回家,每人一個6毛錢的饅頭就是一頓午飯。他們的衣服基本都是小區居民送的,他們的床底下有一摞紙箱,床頭還有撿回來的塑料瓶和其他能賣錢的東西。“現在能撿到的東西越來越少,環衛工都不容易,大家都把垃圾桶里值錢的東西撿走了。”
邢尊重說,希望有關部門多關注一下環衛工的生活,當記者告訴他,我省已出臺相關政策,提高環衛工待遇,環衛工就要漲工資、辦“五險一金”后,老人連說,“那就好,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