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1個,今年9月底前已有120個
一說到空氣污染,大家往往和霧霾天扯上關系,專家表示霧和霾的天氣往往是一種連帶關系。一旦空氣的流動性不好,就容易形成這兩種天氣,霾的主要成分就是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環保專家指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肉眼是看不見的,但它們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導致灰霾天。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都能降低能見度,不過,與粗顆粒物相比,細顆粒物(PM2.5)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那么濟南近幾年到底有多少個霧霾天?昨天記者來到濟南市氣象臺,從往年的數據中發現,自2010年6月1日實施《霾的觀測和預報等級》標準后,才開始對霾進行規范的觀測,而從近4年的數據中看,2012年有51個霧霾天,其中霾日為43天。2011年霧霾日為47天,霾日為32天。2010年24個霧霾天中霾日為19天。今年濟南的霧霾天數最多,截至9月份,已經達到120天,其中霾日有107天,已超過前三年的總和。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表示“從近幾年的資料中來看,霧天慢慢減少,霾日卻越來越多!
霧霾這么多,氣候異常、PM2.5是元兇
據了解,今年霧霾天數較往年偏多。我省繼1月份以平均7.8天的霧霾天創下52年之最后,2月份平均霧霾天數5.7天,繼續創下1961年以來同期次多。專家總結,今年霧霾偏多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異常以及PM2.5。
不只是今年年初,就拿剛剛過去的9月來說,濟南就有14個霾日,這創下了2010年有霾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往年的9月霾日僅有一天或者掛零,今年突然多了這么多天,怪不得市民抱怨“今年總感覺隔幾天就遇上個霧霾天,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對于今年霧霾偏多的原因,相關專家表示,一是大氣環流異常,特別是靜穩的大氣狀態造成污染物不易擴散,不斷積聚,造成霧霾。今年華北地區跟常年同期相比,這種天氣持續的日數達到了70%以上,也是多年來比較高的一年。另外一個罪魁禍首是氣溶膠,不過大家最關心的是PM2.5。中國常年背景值在一二月偏多,大氣顆粒直徑小于十微米的物質,背景值遠高于歐美地區,濃度高。氣象條件影響加上排放增加,兩者結合形成霧霾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