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省汽車“油改氣”數量居全國前列,但記者了解到,省內各地進展不一:有扶持政策的地方發展很快;沒有扶持政策的,只能年審時,再把氣瓶拆卸下來。
記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東營市是全省油改氣車輛最多的市,據介紹我省安裝的91萬余只氣瓶里面,東營有15萬只,這與政府積極推動,氣源又相對充足有很大關系。當然,這兩年,在該市也曾出現了冬季加氣難的情況,據了解當地政府正積極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在淄博,當地有關地方法規中進一步規范了汽車“油改氣”工作,明確車用氣瓶安裝單位除了具備質監部門頒發的車用氣瓶安裝資質外,還要具備交通部門頒發的汽車維修資質。“有了這兩個資質,應該說油改氣的質量更有保障。”
而在德州,汽車油改氣也已經被相關部門許可。市民進行油改氣,只要將車開到改裝點,完成改裝后通過質監部門的檢查后,再到交警部門蓋章備案即可,年審時就不用拆瓶,一樣上線檢測。
由此不難看出,雖然在我國的上位法中,確實存在著限制私家車油改氣的模糊條文,但是在當前節能環保以及國家鼓勵使用天然氣等清潔環保的大背景下,這些瓶頸并非是無法逾越的。問題的根源還是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是否主動行動起來。畢竟,私家車油改氣雖然在濟南被禁止,但確實已經成了普遍存在的現實。與其熟視無睹,不如放開禁令,加強管理的手段,讓市民從中得到更多實惠,也減輕日益嚴重的機動車尾氣排放。 記者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