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晚,經過6天9項緊張的考試測驗,陳修齊從130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選拔前十強,成為三名候選女潛航員之一。放棄游艇導游高薪職業轉行競選潛航員,陳修齊稱,她是從興趣出發,用全力比拼。
聊薪水 月收入過萬,為興趣放棄高薪
1988年出生的陳修齊是一名地道的上海人,高考時成功考入復旦大學本科生物學專業,埋頭于實驗室開展生物學研究。陳修齊身高1.68米,不施粉黛俊秀自信。
“大學期間不常和外面接觸,所以畢業后我找了一份游艇導游的工作。因英語很好且不暈船,很順利就應聘上了。”陳修齊說,當時跑東南亞等航線,月薪按照美元計算,折合人民幣每月超萬元。當得知今年國家深海基地首次招聘女潛航員時,對深海生物感興趣的她立即決定報考。陳修齊稱,在她的擇業觀中,薪水不排第一位,興趣愛好才是關鍵。
談做事 遇到沖突懂得“讓一讓”
“投簡歷后又過了一個多月,我才接到通知,等待時以為沒希望了。我按照要求,看了一本有關潛水艇設計基礎的書,其他沒特意準備。”陳修齊說。
她介紹,心理面試時,他們被編排為一個10人的小組,分別通過團體游戲和團隊合作的方式,解決同一難題。“比如讓我們一個小組蒙著眼睛把一個圓形的打結繩子弄成一個面積最大的正方形,這時候很多人同時發表意見,局面比較混亂,我感覺這樣不能高效率解決問題,所以就維持了一下秩序。”陳修齊說,她認為在團隊合作中,不必凡事爭第一,在別人意見可取的情況下耐心傾聽,適時地“讓一讓”,可能會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當導游兩年,碰到的游客性格各異,要懂得與他們交流,這段經歷為我積累了一些為人處世的經驗。”陳修齊說。
看結果 平靜對待,入十強沒告訴父母
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選拔將選出6名潛航員,包括兩名女潛航員。10月31日晚,前十強考生名單公布,陳修齊從參加考試的39名女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三名候選女潛航員之一。
面對如此高比例的入選幾率,陳修齊并沒有表現出很大的情緒波動。“我一直覺得其他考生實力都很強,比我優秀,現在我能進入前十強已經感覺很幸運了。所以我更重視這次考試的過程,對于結果不是太在意。現在,我每天都和爸爸媽媽通電話,他們不問我考試情況,不給我壓力,所以他們還不知道我進前十強了。”陳修齊笑著說,面對考試結果,會順其自然、平靜對待。
另一女考生張奕: 想做的事情 就不懼辛苦
“對于想做的事情,不懼辛苦。”張奕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1988年出生,是河北唐山人,本科和研究生均學習船舶與海洋工程,對于船舶機械等理工科知識非常喜愛。正是這種興趣動力,讓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斷鉆研。明年6月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她,渴望找到一份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
張奕稱,7月初,她在學院的網站上看到招聘通知,就報考了。眾所周知,潛航員將在“蛟龍”號狹小空間里作業,有時要蜷縮著工作數個小時。且要經過兩年培訓才能成為真正的潛航員。“在報考之前,我就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張奕說。
1日,進入潛航員選拔前十強的考生進行醫學復核和氧敏感測試。高壓氧艙內陸續模擬深海18米、9米、6米和3米的壓力強度,并要求考生在減壓過程中吸入純氧,以此測試氧敏感度。2日,前十強考生將迎來幽閉測試,這也是考生在青島的最后一項測試。之后考生將回到家中,11月中旬公布入選的6名人選。
本報記者 藍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