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近年來民生熱點,也是房產改革突破點之一。上海、合肥、石家莊等數地開始了“公租房并軌”試點,山東煙臺市更是悄然率先試水“經適房和廉租房并軌”,并于明年擬推“三房合一”試點。消息一經刊出就引起了廣泛關注,被寄望“經濟適用房淡出房改歷史”的突破點,以公租房的形式更好地保障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 文/圖 記者 李人杰 梁賡
試點經適房“并軌”
“煙臺率先試點‘三房合一’,經適房不再銷售”,按照煙臺當地媒體的報道,“三房合一”就是打破現行政策,將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住房整合在一起,統一歸類為保障性住房,變分類供應為一體操作。
煙臺市住建局官方網站上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煙臺市開發區就實施了經濟適用房保障和廉租房保障“并軌”,并于當年6月25日受理了住房保障資格的申報。
當時開發區居民在申報住房保障資格時,不再區分經濟適用房保障和廉租房保障,兩者申報的條件和標準一致。申報家庭取得了住房保障資格,即同時獲得了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保障資格。取得住房保障資格的家庭,可視家庭的實際情況,提出經濟適用房保障,或提出廉租房保障。
構想明年推“三房合一”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減少經濟適用房、限價性商品房等產權房的數量,也是在確保住房保障、防止福利陷阱時的有效手段。”
煙臺市住建局下屬的住房保障中心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從當前國家、省、市的指導政策來看,建立統一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租賃性保障房供應是大勢所趨,也是很多城市在推進住房保障工作中的共識。”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該負責人表示,“現在有三房合一的構想,預計可能明年開始試點,到時候經適房將不再銷售。”至于目前,煙臺的經濟適用房還是在以“銷售”的方式面向符合資格的申購居民。
“租補分離”或成重要保障方式
11月6日,記者來到位于煙臺市芝罘區化工路上的錦繡新城,這里是煙臺市集中建設的第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現在的錦繡新城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社區,相關配套完善。這是目前煙臺建設規模最大、供應房源數量最多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只表述為“保障性住房項目”,未提及“經適房”或其他相關關鍵詞。
經適房與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軌”之后,“租補分離”的保障方式將是煙臺在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一個重點。所謂“租補分離”,就是將保障性住房的租賃服務和政府發放的租賃補貼分別來實施,保障家庭承租保障性住房實行市場化租金,同時根據困難程度的不同,分檔領取租賃補貼,二者平行操作、相互結合、明收明補。
什么是 “三房合一”
“三房合一”就是打破現行政策,將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住房整合在一起,統一歸類為保障性住房,變分類供應為一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