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青島市財政局公布了2013年青島市“三公”經費預算,全市市級預算部門共使用“三公”經費預算4.62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3.67億元,占到“三公”經費預算總額近80%。目前,青島市采取了擴大財政監管范圍,通過公務卡刷卡監控,行政經費指標控制等方式已連續多年實現各項經費零增長。
公務用車費用仍是大頭
根據國務院和省關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部署和要求,經青島市財政局匯總,2013年青島市市級預算部門,包括市級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共使用當年公共財政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4.62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0.25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3.67億元,公務接待費0.7億元。
占到今年“三公”經費預算近八成的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包括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因公出國(境)費包括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
公務接待費則包括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糧食局預算為工商系統1/80
11日,青島市各市級預算部門陸續公布了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其中,市工商系統預算總額達到 3253.80萬元,市糧食局預算總額41.08萬元,僅為工商系統的1/80。市工商系統僅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一項,預算就達到3017.70萬元。而市糧食局全年公務接待費預算僅為0.71萬元,為各部門預算中最少的。
根據各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都占據了“三公”經費預算的較大份額。而對于具體經費細節,僅有市農委等少數部門進行了公開,市農委在“三公”經費預算中明確顯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58.1萬元,其中1995年購置的1輛桑塔納2000按規定今年需要更新,購置費17.1萬元。
教育系統新購置一輛公車
青島市教育局在官網上也公布了2013年教育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今年市教育局通過當年公共財政預算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共491萬元。
第一是因公出國(境)費預算135萬元;第二是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247萬元;第三是公務接待費預算109萬元。以上數據為教育系統49個單位合計數據。
“目前這些公布的都是今年預算,相當于給教育系統這49個單位花錢戴上了‘緊箍咒’,實際花錢只能比預算低不能比預算高。我們目前嚴格控制‘三公’經費,費用比去年大幅降低,今年全年有望降低5%以上。”市教育局計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教育部門“三公”實際花費還沒有進行匯總,但花費遠比這個預算總數要低。
對于公車預算成為“三公”經費預算“大頭”,該負責人解釋,主要是因為教育系統涉及部門眾多,公車基數很多,“這些費用主要用來支付油費、過路費、保險費等,購置費實際上控制很嚴,公車購置名額非常少,到目前為止,教育系統只購置了一輛公車,是給青島盲校購買的,目的是支持特殊人群教育。”該負責人說,教育局會繼續盡可能地壓低“三公”經費。
“三公”經費每年至少壓縮10%
根據中央“八項政策”和厲行節儉的要求,青島市在全國率先擴大財政監管范圍,在三公經費的基礎上,把用水用電用油費和會議費也納入監管,并且對這五項經費的壓縮規模也做出了明確要求,其中,出國經費,要在前三年平均數基礎上壓縮2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要在前三年平均數基礎上壓縮15%,公務接待費壓縮10%。目前,青島市已實現了各項經費連續多年零增長。
為了使監管及時、有效,青島市一方面大力推行公務卡,利用公務卡“刷卡支付、消費有痕”的特點,將辦公費、差旅費、公務接待費等16項費用全部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目前,青島市級445家預算單位和13個區市本級的部門和單位已全部辦理了公務卡。另一方面,青島還對財政資金預算執行動態監控,不清楚的財政開支一律亮紅燈。
下一步,青島市將繼續加強財政監管,嚴格行政經費的指標控制,限制會議會展等大型活動的經費開支,力爭讓每一分錢都在“陽光”下支出。其中,對公務接待經費方面將實行嚴格的指標控制,超出指標的,財政部門一律不予結報。另外,對市政府主辦或承辦、多部門參與、預算資金 300萬元以上的會議會展等大型活動,將派駐財政監管特派員,實行財政直接監管和財務統管,嚴格限制活動規模和經費支出。
■聲音
曬“三公”有助提升政府公信力
青島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海大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廣海認為,政府部門公開三公經費的各項數據,是國務院建設廉潔、節儉政府的要求。“通過公布這個經費,能讓百姓對政府行為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信任度的提升。”他說,政府花了多少錢,為百姓辦了多少事是衡量一個政府公共服務是否優質高效的重要標準,一定程度上對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支出有一定的監督作用,讓公眾的知情權得到保護。
張廣海說,除了涉密部門外,正常的政府機關公布三公經費都是必要的,“如果不告訴老百姓,反而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猜測。”比如青島市急救中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為120.94萬元,會高于部分職能部門,“但是如果老百姓仔細一想也會理解,一輛普通的救護車要花多少錢?里面的配置要花多少錢?運一次病人及車輛的保養費用都算進去的話,老百姓就不難理解它多在哪兒了,也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張廣海介紹,通過逐步公開三公經費,無疑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綽號“馬大炮”的馬鴻冰當了25年人大代表,關于“三公”經費話題,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關注。
馬鴻冰認為,在不少部門公布的經費預算當中,公車費用仍然是“老大難”問題,在公布以后,政府部門還應該想辦法如何合理壓縮“三公”支出。“我建議給公車設立顯著的專用標識,這樣公眾就能有效監督公車私用的違規行為,還應該給公車配置GPS定位設備,公車每日行駛路線都進行歸納,看看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馬鴻冰表示,“三公”經費公布不能模糊和“羞羞答答”,必須要完全透明,“不能是一塊毛玻璃,應該是透明玻璃,只有老百姓看明白了,政府才能取信于民。”
文/記者 單俊楠 喬秀峰 郭玉華
今年教育投入創新高預計將占財政19%
11月11日,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本年青島教育投入將再創新高,在2012年全市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含教育費附加)143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 18%的基礎上,預計再增長1個百分點 ,并建立起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
10.2萬名中職生有了“保護傘”
“教育實施更多的民生工程,這意味著孩子們上學不用交學費、書本費,孩子們能夠坐上安全、方便的校車,孩子們能夠吃上衛生而熱氣騰騰的午餐,孩子們的校舍能夠更牢固、更現代,孩子們的冬天將不再寒冷,不再有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遺余力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改善教育軟硬件設施條件,切實改善師生的教學和生活環境,更加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據了解,針對學生在校活動意外傷害事故多發的問題,從2007年起,每年青島市政府投入600萬元,為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投保校方責任險,構建校園風險防范機制;從今年起又擴大保險范圍,為全市10.2萬名中職學生實習期間,政府出錢投實習責任險。
針對學生上、放學安全問題,在市內三區開設20條學生公交專線和19條校車線路,并建立政府補貼制度,重點面向農村學校配置專用校車1200輛,全市共投入1.8億元,為近200所學校、近4萬學生解決上、放學乘車安全。近三年,投入9.84億元,實施全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67億元,改造市區140所學校的取暖設施;投入2800萬元,為全市中小學更新飲水設施;投入1.95億元,為農村學校改造食堂、取暖設施等,讓城鄉學生在更加舒適、溫馨的環境中學習。
盲校和聾校將成全國一流
青島在教育投入上堅持弱勢群體“關愛第一”。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從2007年起建立政府為主導的學生資助制度,并不斷擴大資助范圍、提高資助標準,形成了從學前到高校全覆蓋的資助體系,學前、小學和初中、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接受資助的比例分別達到10%、8% 、20%、10%和20%。
2008年至2012年,共投入13.12億元,對152萬人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同時,為確保廣大殘疾少年兒童接受良好教育,2011年全面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全免費教育,并將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由1100元提高至7200元,2013年再次提高至8000元;2012年起預計共投入6000萬元,啟動青島市盲校新建和中心聾校高水平建設,將把兩校建成承擔全市視障、聽障教育任務的設施先進、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特殊教育學校。
12萬多新市民子女在青求學
同時堅持新市民子女“保障第一”。為妥善解決新市民子女就學問題,堅持以公辦中小學接收為主的原則,在各項免費政策、學生資助、評優升學、公用經費撥款等方面與本地學生一視同仁。同時,設立外來務工子女專項補助資金,2009年以來共投入3.72億元,加強新市民子女學校建設,目前有12萬余名新市民子女在青島義務教育學校就讀。
2006年青島比國務院要求提前一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雜費,讓農村孩子“上學不交費”成為現實,2007年起不斷完善免費政策,增加免費項目 。目前已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雜費、教科書費、作業本費、取暖費和體檢費,建立起城鄉中職學生免學費制度,每年全市投入近4億元,惠及73萬名義務教育學生和9.5萬中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