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17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決定》指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
山東省委黨校教授 韓振普:“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包括環境、生態、安全生產甚至新增債務等指標,任何以犧牲環境、人民健康等為代價創造的‘GDP’,再不能成為官員升遷的‘墊腳石’。 這要求政府官員要既看當前,又著眼長遠,真正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決定》提出,要”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
山東大學公共與行政管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崔桂田:“政府的宏觀調控在我們通常的解讀當中,都理解成對市場的控制和管理,而控制和管理恰恰從審批開始,所以政府職能轉變的第一個突破口的話,要從審批開始下手,它是個突破口,也是個關鍵點!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所長 高福一:“凡是市場機制 市場經營機制能夠自主調節的,凡是行業協會或 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這些領域這些事項,政府都應該逐步退出,這樣切實簡政放權,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最大限度的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形成兩只手聯動的機制!
《決定》還強調,要“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劉德軍:“我們政府要從過去的全能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要更多的把政府的職能的重心,放在服務上,放在民生社會事務上,放在國家安全上。”
山東大學城市發展與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 曹現強:“在轉變政府職能這個領域里面,政府與社會關系的重建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就是怎樣去提升社會自主治理的這樣的一個能力,通過發展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包括行業協會、社會團體,提升社會在整合各種各樣的資源,動員各種各樣的社會力量,承擔公共服務的供給這些方面,來發揮他們的這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