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16條提出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對此,有專家解讀認為,“省管縣”體制改革不能一刀切,需要結合各個地方實際情況。取消市一級,確實能夠通過精簡機構來節約公共資源。但對縣級決策機制和執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 陳偉斌
“省管縣”25年前起試水
據公開資料顯示,1988年,海南省就率先建立起獨具特色的省直管縣的行政管理體制。此后的20余年中,浙江、湖北、江蘇、廣東、山東等20余個省也陸續開始了擴權強縣或財政省直管縣改革,為省直管縣體制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2005年,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理順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省級直接對縣的管理體制。
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借力于“三農”問題進一步明確,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到2012年,在大部分地區實現財政省直管縣體制。
去年11月,黨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這些都顯示了中央推行“省直管縣”的政策信號。
我省目前有20個“省管縣”
我省“省管縣”體制改革自2009年前即已開始。
2009年10月1日,山東省政府正式對外宣布確定納入省直接管理的20個縣(市)試點名單。并從當年起,這些試點縣(市)的財政體制將由山東省財政直接核定,其所在的設區市不得進行調整。
2009年5月,我省又對財政試點直管縣(市)增加了15項扶持政策。通過實施財政省直管縣試點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試點縣(市)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推動了縣(市)政府職能轉變,增強縣(市)財政保障能力,促進了縣域經濟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也為全面實行省直管縣積累了一定經驗。而在2012年的山東省兩會上,民進山東省委又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對此,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也在當時答復這項提案時透露,下一步我省可能還要進一步擴大省管縣試點的縣市數量。
我省20個試點縣(市)分別是:
商河縣、高青縣、萊陽市、安丘市、金鄉縣、泗水縣、郯城縣、平邑縣、寧陽縣、莘縣、冠縣、曹縣、鄄城縣、夏津縣、慶云縣、惠民縣、陽信縣、利津縣、榮成市、莒縣
從這些縣市發展基礎看,均具有較好的農業或養殖業基礎。
專家解讀
“省管縣”不可一刀切
“這次提出了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我覺得是非常穩重、非常慎重的態度,同時又表現出積極創新。”據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孫曉莉了解,像東部的一些沿海城市,如果多一道管理層級,對它的發展活力來說是有制約的。所以推行省管縣的制度改革,對這些地方做大做強非常有好處。但另一方面,什么事情不能一刀切,需要結合各個地方實際情況,“比如我了解到我們一些西部地區幅員比較遼闊,有可能在有些時候省管縣的改革要在審慎的基礎上再實施。”
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清議則表示,“省管縣”是一個頗具歷史的行政管理體系,改革的呼聲也由來已久。取消市一級,確實能夠通過精簡機構來節約公共資源。他認為,三中全會的《決定》中寫入“省管縣”,最大的看點是省的權力將被放大。“與此同時,清議也指出,行政區劃的變動,對縣級決策機制和執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記者陳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