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11月19日訊 濟南市政府于11月18日印發《濟南市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將成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負責指揮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工作。
預警分紅、橙、黃三個等級
根據預測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將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為紅色、橙色、黃色三個等級,紅色預警為最高級別。當預測連續3天(含)以上發生重度污染天氣時(200﹤AQI≤300),發布黃色預警;當預測連續3天(含)以上發生嚴重污染天氣時(300﹤AQI﹤500),發布橙色預警;當預測1天(含)以上發生極嚴重污染天氣時(AQI=500),發布紅色預警。
市環保局、氣象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氣聯合會商機制。
記者了解到,10月21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濟南市預案內容與省應急預案大體保持了一致。與今年2月份濟南市出臺的應急預案相比,新應急預案對強制性減排措施進行了量化,更便于執行操作。
紅色預警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
發布黃色預警(III級)時,啟動III級響應。III級響應措施包括實施強制性減排措施、建議性減排措施和健康防護措施。
其中強制性減排措施包括:火電、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等重污染行業實施限排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30%以上;主城區內的非集中供熱燃煤工業鍋爐在日常運行基礎上限產30%以上;繞城高速以內禁行渣土砂石運輸車;城市主城區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燒及燒烤;道路保潔適當增加灑水降塵作業;加強施工工地、道路揚塵和堆場揚塵規范化管理,停止可能產生大量揚塵的土石方作業等環節。
建議性減排措施包括:呼吁市民盡量減少能源消耗,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健康防護措施包括:建議兒童、老年人和易感人群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敏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外出人員采取防護措施。
發布橙色預警(II級),啟動II級響應。在III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至少增加以下措施:火電、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等重污染行業實施限產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累計削減60%以上;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的施工作業。
發布紅色預警(I級)時,啟動I級響應。在II級響應措施基礎上,至少增加以下措施:繞城高速以內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公交、出租等民生保障車輛和正在執行緊急公務的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及電力搶險等車輛除外);增加公交車運力,延長公交車營運時間;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停止除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生產活動,中小學、幼兒園應當臨時停課。
成立應急工作指揮部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報及實時監測情況,及時調整預警級別、響應級別及響應措施。預警解除信息發布后,自然終止應急響應。
為保障應急預案的實施,濟南市政府成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簡稱指揮部),總指揮由常務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擔任,負責指揮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工作,協調解決應急預案實施中的重大問題。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市環保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指揮部辦公室下設預報預警組、應急處置組、信息公開和宣傳組、醫療防護組、專家咨詢組。預案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