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 花園東路地點 北園高架地點 工業北路記者李鵬飛 攝
□本報記者 劉景豐
本報21日刊發的記者20日晚蹲點鳳凰路等地調查渣土砂石運輸車亂象一文,引起強烈反響。21日,濟南遭遇“重度污染”,相關部門發布黃色預警,啟動重污染天氣I級響應,按要求,繞城高速以內應禁行渣土砂石運輸車。21日夜間到22日凌晨,記者來到鳳凰路、濟微路等地蹲守發現,重度污染下不少渣土車依然“瘋狂”。
20分鐘內4渣土車闖紅燈
21日20:45左右,記者沿北園高架路自西向東行駛。行駛到歷山路上橋口處,一輛藍色小型渣土砂石運輸車突然出現在眼前,這輛貨車滿載石塊,車斗沒有篷蓋,沿高架路一路東行在全福立交附近向北拐彎駛離高架路。
21:20左右記者來到工業北路與奧體中路交叉口處,一輛渣土砂石運輸車從路口閃過。記者看到,這輛渣土砂石運輸車從工業北路拐入奧體中路,車內并沒有裝載砂石。記者仔細一看,該車后方并未懸掛牌照,屬于無牌上路車輛。
除此之外,舜華北路與花園東路交叉口信號燈處,記者從22:00開始蹲守至22:20左右,短短20分鐘內竟有4輛渣土砂石運輸車直接闖過紅燈,奪路“瘋狂”而行。
25輛渣土車中8輛未加篷蓋
21日22:00左右,記者再次來到鳳凰路與花園東路交叉口。還未停車,接連5輛渣土砂石運輸車沿花園東路自東向西駛過,行駛在隊伍最后方的2輛車未篷蓋,車斗內砂石堆得冒了尖。10分鐘內,共有8輛渣土砂石運輸車經過,其中5輛車“裸奔”。
隨后記者站在路邊一直蹲守,隔著四五分鐘便有一隊渣土砂石運輸車呼嘯駛過,每次至少3輛,多則六七輛。相比20日晚,行至該路段的渣土砂石運輸車不加篷蓋的車輛明顯少了,但是路過的渣土砂石運輸車數量卻未減少。
約40分鐘的時間,共有25輛渣土砂石運輸車經過,其中10輛是空車,7輛車加了篷蓋,剩下8輛車則“裸奔”。
就在記者蹲守時,高新區交警大隊交警在旁邊將一輛渣土砂石運輸車查住。一名交警稱:“這輛渣土砂石運輸車沒有通行證,走了禁行區。”
車輛呼嘯而過揚塵淹沒車輪
記者蹲守時,呼嘯的渣土車仍在城內行駛,揚塵不斷。據了解,11月21日,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出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的通告,通告稱為應對重污染天氣,我市繞城高速以內禁行黃標車和渣土砂石運輸車。
22:00多的花園東路已有初冬的寒意。冷風一吹讓人不禁寒戰。就著路兩側昏暗的路燈,路面顯得霧氣濃濃。一隊渣土砂石運輸車經過,車輪下一縷縷濺起的揚塵遮擋行人的視線。從車旁邊看去,這些渣土砂石運輸車的車輪也被揚塵淹沒。
附近一門頭房還沒關門,提起門前渣土砂石運輸車,他稱這些車冷不丁呼嘯而過,吵得人整夜沒法睡覺。
22日1時許,記者在濟微路、南辛莊路遇到多輛渣土車呼嘯而過,卷起揚塵。
相關新聞
高新區渣土辦:
已加大巡查力度但確實看不過來
時報11月21日訊 (實習生王毅 記者王曉芳)20日晚,本報記者蹲點鳳凰路等地調查渣土砂石運輸車亂象,發現不加篷蓋、擋號牌、闖紅燈等現象仍然存在,21日,相關部門對曝光情況進行了回應。
21日下午,華山辦事處相關科室科長陳先生說,看到本報報道后,辦事處立刻組織相關人員到華山西路進行了調查,當場又抓到兩輛來此亂倒的渣土車,“我們對這兩輛車進行了拍照、錄像,扣押了他們的證件。”陳先生告訴記者,華山西路拆遷基本完畢,周圍群眾已搬遷,“人煙稀少,沒人看管,這樣就導致一些渣土車肆無忌憚,所以必須嚴肅處理。”華山辦事處將盡快調集車輛對亂倒的渣土進行清理。
高新區渣土辦負責人楊先生表示,他們已加大了巡查力度,在重點工地出口派專人看守,“對不加篷蓋的車輛罰款100元”。但是由于人手比較緊張,有時候兼顧不到所有工地,“白天六個人,晚上十個人,現在高新區大型的工地就有七八個,確實看不過來。”
對于本報曝光的闖紅燈的渣土車,21日,高新交警大隊工作人員黃先生回應稱,經過查看路口監控,并未發現這輛車,“需要3張照片,監控沒有拍到,沒有證據無法處罰。”黃先生表示,交警部門將加大巡查力度。
記者手記
治理渣土車不要表態要實效
不加篷蓋的渣土砂石運輸車已經成為濟南市重污染天氣的元兇之一,為何還有這么多渣土車在夜色降臨后肆意行駛?21日記者對渣土車亂象報道后,有關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將加大巡查力度,相關部門是否真的行動了起來?即使已加強巡查力度,但從我們探訪的結果看,不能讓人滿意。
面對3天重污染天氣預警,我們要的不僅是表態,而是真真實實的效果。重度污染的濟南,面對橫行的渣土車,需要重典治亂。
(記者劉景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