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中午開始,輸油管泄漏爆炸起火燃起的濃煙逐漸向青島市區飄散,能看到天空中的黑煙,聞到一股焦煳味。12時30分左右,青島網民通過微博發布照片稱“已經看不到太陽了”。
網友飛機上拍到濃煙照片
有乘坐飛機的網友發布了一張空中拍攝的照片,照片可見濃煙已穿破云層。
昨晚10時40分許,本報記者通過微博私信聯系上了在飛機上拍到爆炸濃煙的網友@Tsuict。據他說,當時他正在由上海飛往青島的國航CA4662次航班上,拍到圖片的時間是11時30分左右,而他到達青島的時間是11時45分左右。
附近居民戴口罩轉移
事發后,現場附近市民正在向遠離事發現場的地方轉移,大多數人都戴著口罩,附近中小學停課疏散。
“聽說死了這么多人,我們都覺得非常痛心。”在青島市區工作的青島市民彭宇說,透過辦公室窗戶能看到出事的開發區那邊有很大的黑霧,“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及時公開空氣質量情況,以便我們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空氣監測數據在安全范圍內
中午12時許,青島市環保局在黃島區澎湖島街與淮河東路交叉口西北側處,測得大氣中非甲烷總烴濃度為每立方米2毫克,在淮河路與澎湖島街交匯處,測得為每立方米1毫克,而上限是每立方米4毫克。
下午2時25分,青島市環保局在官方微博稱,監測顯示,下風向非甲烷總烴濃度尚未超標,對人體無害。
進行海上油污處置
青島市環保局稱,地下輸油管道破裂后,原油沿著雨水管道進入膠州灣邊的港地。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稱,海面過油面積約3000平方米。
企業在海面布設了兩道圍油欄。青島市政府也設了圍油欄,撲滅大火,并組織專門力量在海上打撈。為防止輸油管爆裂事故引發海面污染,青島市海上搜救中心成立了清污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現場油污處置。協調6艘清污船在事發海域處置油污,并有效控制了海上油污。
當地政府還稱,起火點距離其他化工企業和軍事設施較遠,未產生連帶影響。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等
>>市民反應
“以后輸油管別經過居民區了”
爆炸事故發生后,部分青島網友和市民也發表了看法。
網友稱是“血的教訓”
“血的教訓,以后化工廠要離居民區遠遠的,輸油管道也不能經過居民區地下面。”網友“青島時刻”說。據了解,發生爆炸的黃島至濰坊輸油管道黃島區路段2009年獲批建設,今年8月28日該輸油管道全線投用,總投資13億元,全長176公里,途經青島的黃島區、膠州市和濰坊的高密市、昌邑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和寒亭區,年輸送能力1500萬噸。
沒想到事情這么大
青島市民王紫因為工作原因上午前往黃島區辦事,“我離出事地方大概還有4、5站地,聽說具體情況后,我們就往市區趕,街道上的人很多,大家基本都戴了口罩,但我看大部分市民還是比較冷靜,車堵了很多,每隔10米、20米就有交警在維持秩序,天灰蒙蒙,交警都沒戴口罩。”
有網友微博尋親友
“傷者中有沒有叫周立的,男,三十七歲,身高一米七五,是中國化工青島安邦工作人員,現在朋友同事都聯系不上他……”
“我有一個戰友在黃島,不知道他怎么樣了,聯系不上,麻煩公布傷員信息,便于聯系……”
事發后,不少網友通過微博尋找親友,還有網友在微博上求助。
>>記者走訪
居民區無明顯刺鼻氣味
昨日下午5時,記者到達爆炸點附近的一個小區,小區人員大部已撤離,空氣沒有明顯刺鼻氣味,待了一個多小時之后,也沒有身體不適。在小區,一戶不愿撤離的居民告訴記者,事故已經發生了,也不會有第二次,因此晚上還是選擇住在自己家里。還有一個年輕人剛剛參加完救援活動,他也想繼續留在小區里,看看是否需要他幫忙。
因為破裂的管道就處于海邊,在破裂處附近的海域,能看到有白色的泡沫區。白色的泡沫區大概寬20米、長100米左右。還有的地方有咖啡色的一些泡沫浮在海面上。
>>知道一下
爆炸產生非甲烷總烴超過一定濃度對人有害
油氣混合物閃爆起火后,會產生大量可揮發的非甲烷總烴。大氣中的非甲烷總烴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而原油燃燒產生的黑煙里面有很多致癌物質,會刺激呼吸系統,導致呼吸困難,也會刺激眼睛,嚴重時會感到頭暈、想吐。
(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