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端"銀"飯碗先看"爹"是誰
"你父母是干什么的?"近日,某銀行在山東財經大學的面試現場提出的問題,讓不少求職的學生瞠目結舌。又到一年就業季,不少學生已經開始加入浩蕩的面試大軍,奔走于各個企業宣講會、招聘會。記者在招聘會上看到,不少學生懷揣希望而來,但是當他們走進面試場,椅子還沒坐熱,面試就已經結束了。"一分鐘面試"究竟考了什么呢?
在山財大2號樓興業銀行面試場外,穿著正裝的學生們在走廊等待面試,而結束面試的學生則聚在一起討論著經過,"一分鐘都沒有"、"拉存款"、"父母職業"、"資源"……等詞語不時出現在交談中。面試剛剛結束的小姜告訴記者,事先做的面試準備完全沒有用上,而且內容也很簡單,就一個問題"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小姜表示,當得知她的父母是普通職工以后,面試官顯然對她失去了興趣,不再說話。"面試整個過程連一分鐘都沒有。"
一名學生小賈告訴記者,面試的時候,也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但所幸家里在經營一家企業,才有機會和面試官多聊了幾句。她透露,面試官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她的學歷和能力,而是家里企業營業額是多少,收益率能有多少,每個月收入怎么樣,有沒有欠款等問題。"最后還問我,想不想回家工作。"小賈告訴記者,在面試的時候,銀行不會直接問一年能拉來多少存款,而會問"給你3000萬元存款任務你會完成嗎?"她表示,"其實銀行就是想看看應聘者家里有沒有資源。意思是如果認識什么大企業或是存款大戶,給銀行拉來3000萬元存款,都不是問題。""銀行薪資待遇好是吸引學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銀行的就業形勢也不樂觀,而我們這些研究生想要到銀行就業更是難上加難。"小姜告訴記者,自己在參加招聘會前已經通過網絡向銀行投過簡歷,大多石沉大海。"銀行招聘不需要學術型或者技術型人才,他們青睞于年輕聽話的職員。所以在招聘時,研究生相對本科生或者職業學校學生要吃虧些,基本上在網上申請的時候就被刷下來了。如果家里再沒有點資源,想進銀行真不可能。"小姜的觀點引起同來面試同學的共鳴,更有人翻出去年某銀行招聘"拼爹門"的事件作為力證,吐槽道"恨爹不是剛"。
對此,某大型國有銀行內部人士表示,一年3000萬元左右的存款任務對于一個工作時間較長,有著成熟業務關系的職員來說不會造成太大負擔。但對于剛踏入社會的學生來說,頭幾年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的。"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如果不'拼爹',對新手來說是無疑是極大的壓力。"這名銀行內部人士透露,雖然國有大型銀行在進行人員招聘時,還會對應聘者的學歷條件及能力進行衡量,但是對一些小型銀行來說"拿工作換存款"儼然成為就業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