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選擇我們,就是圖個放心
從1999年開始駕駛小型客車,到2004年到濰坊交運集團開大客,宋豐升開車已有十多年,在濰坊交運集團也有九年時間了。九年時間里,宋豐升一直跑濰坊—濟南這趟線,一次事故也沒發(fā)生過,零事故、零違章、零投訴。在他的人生字典里,乘客始終是第一位的,一切不利于駕駛的事情都不會去做。
再次握起方向盤,已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此次事故,讓宋豐升在家一呆就是半年,身體才完全康復。開了十多年客車的宋豐升,就算經(jīng)歷如此重大的事故,依然沒想過轉(zhuǎn)行,換做別人,可能會因此留下陰影,而他卻跟沒發(fā)生過一樣,病一好就去單位報到了。“我很喜歡開車,畢竟也十多年了,開車對我也是一種樂趣,再說,別的我也沒想過,也不大會做啊”,重新回到崗位后,宋豐升的責任感反而變得更重了,“乘客選擇了我們,就是圖個放心,不能讓乘客失望,我的使命就是保證每一位乘客安全到達”。
父親:不上救護車是應該的 司機就得擔著一份責任
出事后的當晚,父親打電話給正在陪床的宋豐升愛人,問了兒子的傷勢后,又問車上的乘客怎么樣,得知乘客們都已安全轉(zhuǎn)移后,他才放下心來。說到事故當時的狀況,宋父緩緩地說道:“大家坐咱的車,保證人家安全是咱的責任更是義務。他自己出事沒關(guān)系,但萬一乘客出了事,這就不好了。乘客都安全,這就是萬幸了。”對于兒子堅持等到乘客安全之后才上救護車,宋父不但沒有怪罪,說不上救護車也是應該的,司機,就承擔著一份責任。對于兒子當時的表現(xiàn),宋父很欣慰,直言兒子是自己的驕傲。對于以后的期望,宋豐升父親說,“希望兒子能更加敬業(yè),好好干,牢記著乘客安全第一,為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每天七個小時的長途駕駛,往往都是早出晚歸,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就連春節(jié)期間,也經(jīng)常出車,只能休息兩天時間。宋豐升的兒子已經(jīng)12歲了,因為他和愛人平時都比較忙,只能將孩子留在家里交給父母帶。說到兒子,宋豐升的母親說七八天都見不著他很正常,已經(jīng)習慣了,只好經(jīng)常給他打電話,叮囑他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而父親也失常叮囑他,慢一點沒關(guān)系,千萬別喝酒。
村支書:村里修路他捐了5000塊錢
在宋豐升老家采訪的時候,一聽是關(guān)于宋豐升的,村里人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夸他為村里爭了光,是鄉(xiāng)親們的驕傲,弘揚了村里的風氣,為鄉(xiāng)親們樹立了榜樣的力量。
宋豐升村里的村支書年齡比宋父小不了幾歲,他說從宋豐升小時候就很喜歡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小時候就很懂事,跟村里的老少爺們關(guān)系都很好,在村里開著車遇見認識的人也停下來樂呵呵地打招呼,以前農(nóng)忙的時候,他只要在家,就會幫著我們忙活”。
支書講了這樣幾件事:前幾年,村里修公路,而鄉(xiāng)里縣里都沒撥錢下來,只好村民們自愿認捐,宋豐升一下子拿出了5000塊錢;2011年,村里搞綠化,他就自己開車把樹苗拉過去,種了很多樹;在他20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去地里,正好撞見有位80多歲的老爺爺在干活的時候暈倒了,宋豐升二話沒說,立馬背起了他送回了家里;還有一次,鄰居家里沒人,家里鎖著門,但電路不知什么原因自燃了,屋子里冒著煙,宋豐升看到后就翻墻進去了,踹開屋門找到冒煙的地方,及時進行了搶救,避免了一場大的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