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月11日訊(記者 黃英帥 通訊員 王洪亮) “你母親涉嫌洗黑錢違法行為,請按照我們的指示操作”……近日,家住李滄區的周女士因輕信“公安來電”被騙走5萬元。記者從警方了解到,臨近年底,市民往來銀行辦理業務逐漸多了起來。與此同時,不法人員利用網絡、電話等平臺,針對不同人員的不同心理,群發或單發短信或電話,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也到了多發季節。
1月6日,市民周女士在母親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來電顯示是“+2159980197”,接通后傳來一男子聲音,自稱是上海某區刑偵大隊的辦案人員,稱周女士母親家的電話被人綁定涉嫌洗黑錢,然后對周女士反復游說洗黑錢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沒有多少法律知識的周女士,聽了對方的話,緊張得精神幾近崩潰。但聽了對方稱,為了說明自己的清白,周女士可以到對方指定的銀行開一個賬戶,同時打進5萬元現金,由當地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進行查證。周女士聽了后,感覺母親與自己都沒有干過違法的事情,只要如此能洗清就好。于是迅速跑到對方指定的銀行開了賬戶。
隨后,一名自稱是上海檢察機關工作人員的女子打來電話,要求周女士按照其吩咐,在銀行自助存款機前操作。周女士也沒多想就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起來。操作完畢后,電話中的女子還要求周女士到銀行柜臺查證一下,結果周女士發現其銀行卡中的5萬元錢已經不翼而飛。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上當受騙,急忙向警方報了案。
近期,李滄警方經過收集調研,制作了200余幅宣傳畫,在全區各個銀行張貼,并指出騙子常用伎倆,提醒廣大市民。李滄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利用網絡號碼和任意顯號軟件技術,將電話號碼顯示為黨政機關、公檢法等執法部門所屬的電話號碼或以“400”、“+”開頭的客服電話,冒充執法部門工作人員撥打群眾電話,以查辦案件、涉嫌洗黑錢、銀行卡透支等理由 ,捏造當事人涉嫌犯罪的虛假案情,后利用執法部門公信力騙取當事人信息,急需對其進行所謂的“存款檢查”、“存款保護”,進而誘騙受害人到銀行柜臺或ATM機上,將錢轉入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帳戶上。
■新聞延伸
這兩種詐騙伎倆也需注意
警方介紹,近期,還有兩種詐騙方式比較“流行”,一種是使用群發手機短信實施詐騙,“款還沒匯吧,那張卡磁條壞了,請把款匯到×××卡上”“您的余額不足,請及時交費,否則將影響您的使用”“恭喜您的手機號碼,被抽為中將號碼,請撥×××查詢領取”“恭喜親,您的愛車被幸運地抽中可以退稅,請撥×××查詢領取”……警方提醒,市民接到這種短信應該注意。另一種是犯罪嫌疑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的電話實施詐騙。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