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濟南舜耕山莊,港澳政協委員們正在分組討論《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并針對《擴大濟南對外開放,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專題展開討論。圖為一位政協委員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好幾頁紙。本報記者王媛攝

本報1月11日訊(記者喻雯見習記者李師勝) “治理霧霾的任務很艱巨,我們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11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與政協委員專題討論協商時談到,繼濟南中心城區不再新上燃煤鍋爐后,下一步中心城區將逐步取締燃煤鍋爐。
11日上午,在專題討論協商會上,多位委員都提到了霧霾問題。濟南市政協委員劉守志談到,濟南市的霧霾是建設美麗泉城的障礙,蘭州的地形跟濟南相差不多,“但是我到蘭州的時候,發現蘭州的空氣比濟南要好,蘭州的治霾措施值得濟南市環保部門借鑒,希望濟南環保部門的同志到蘭州考察。”
對于劉守志委員的建議,楊魯豫表示,將安排環保部門到蘭州進行專題考察。“霧霾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達國家也經歷過,他們大氣與水污染的治理也是問題倒逼出來的。倫敦以前被稱為‘霧都’,霧霾問題也很嚴重,而且資料上顯示,泰晤士河在兩個世紀前污染嚴重,都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長期治理過程,才逐漸轉好。”
對濟南產生霧霾的原因,楊魯豫認為,濟南市機動車增長太快是一個重要原因。濟南市現有約140萬輛機動車,而去年一年便新增了20多萬輛。在當前各地霧霾較為普遍的情況下,治霾需要區域性整體治理,只有各個地區統一協調,治霾才會有效果。
楊魯豫談到,去年濟南購買了100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今年將全部淘汰黃標車。濟南也在做油改氣、煤改氣的工作,但氣源不足是個大問題。他透露,繼濟南中心城區不再新上燃煤鍋爐后,下一步還將逐步取締中心城區的燃煤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