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11月13日訊(記者 張敏敏)2013年8月30日,山東省委、省政府正式發布《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規劃》,是省會濟南在新形勢下實現跨越發展的巨大歷史機遇,濟南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用近半年的時間組織多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對此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11月13日濟南市政協召開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專題議政會,會上,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對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積極議政建言,出謀獻策。
構建交通主骨架網絡 助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研究員李振江認為,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應首要規劃濟南與周邊6市的多渠道交通網絡體系,完善一體化區域綜合交通,使濟南與周邊城市暢通連接起來,以增加各個城市間相互支持的力度,推進城市圈內各城市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聯合支持、互補多贏的局面。
李振江建議進一步優化道路主骨架網布局,盡快啟動自青銀高速公路唐王立交至濟萊高速埠村立交段的建設,并擇機增設欠缺的互通立交,還要充分利用現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增設濟廣高速長清區中心出入口,加快二環西路、順河高架、二環東路南延建設與南繞城高速相連;盡早啟動省會與周圍各地市的一級公路對接并完善公交停靠設施,由近到遠逐步實施公交化,具體包括與地級城市直接對接,與臨近縣級市加強對接及逐步取消省會與6城市間的收費站;多措并舉,提高道路運行速度,具體措施包括:劃分進口車道,長短途車輛分離,進口車道限制或禁止左轉,科學選擇快速路,完善停車場設置等。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崛起需要強力金融支持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后陳華認為,金融服務業作為一個高附加值、高增長的產業,除了自身對地方經濟增長做出直接貢獻外,還會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后向、推動前向產業發展,從而間接對地方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既側重經濟聯系,也側重城市間的融合,需要金融能動性的調動和協調發展。
陳華建議,要全面提升核心城市濟南的金融業發展水平,把金融業發展成為重要支柱產業,把濟南建成機構匯聚、人才集中、功能健全、交易發達、總量較大、對周邊地區輻射力強的金融強市,打造成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經濟圈時代濟南零售商業應合縱連橫 抱團發展
山東省人大代表,濟南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山東省零售業協會副會長,濟南華聯集團董事長、總裁李茂年認為,抱團發展更是形成城市群經濟圈的基礎,濟南零售商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一些企業的擴張行為缺乏計劃性;大多數連鎖企業把價格作為唯一的競爭手段,過分追求低價;零售行業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基本處于自發調節狀態。
對此,李茂年建議,對零售行業應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政策扶持,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做好商業網點規劃,實現零售企業空間結構的合理化,消除因盲目發展而造成的有場無市、店多客少的現象;鼓勵具有一定實力的大中型零售企業通過兼并、收購、連鎖和聯合等形式,實現規模擴張和跨區域發展,培育一批規模大、能力強的大型零售企業。
做山水文章 構建南山雪野風光經濟帶
濟南市政協委員,生活日報重點新聞部主任、濟南記者站站長李麗提出,濟萊協作區建設,是對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先試,將為經濟圈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濟萊協作區已成立建設領導小組,人社、衛生、教育、旅游等多個部門頻頻對接,一體化發展的五個同城化也在積極推進與落實。因此,有必要適時進行行政區劃整合,進一步加快兩地一體發展。
李麗建議,濟萊應聯合建立“南山雪野發展管理委員會” ,由管委會專門負責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協調和管理,牽頭制定完善生態建設與保護開發的方針政策,解決發展與保護、中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矛盾。濟南的南部山區和萊蕪的雪野湖有著相似的資源稟賦、規劃布局和發展方向,可以將兩者連片規劃、合理布局、高標準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南山雪野沿線風光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