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濟南消息(記者陳晶)1月22日,山東省紀委副書記王喜遠做客山東省紀委監察廳網站“在線訪談”,就“鐵面執紀、狠剎‘四風’”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時表示,2013年省紀委分4批通報曝光“四風”典型問題27起,今后將堅持“指名道姓”地曝光。針對有公務人員感嘆“為官不易”,王喜遠表示這其實是貪官不好貪了,庸官不好混了,壞官不好受了,反映了轉作風、反腐敗的強大力量,固化這個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指名道姓”曝光 把權力裝進帶電的“籠子”
據了解,去年以來全省17市通報“四風”典型問題131起。省紀委先后分4批通報曝光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等“四風”典型問題27起。其中,指名道姓通報了昌邑市人民法院違規使用辦公經費給干警和招聘人員發放春節補助問題等。王喜遠認為,這些問題的公開點名曝光,向全社會釋放了違紀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王喜遠表示,對一些典型問題不僅要通報曝光,而且直接指名道姓公開曝光。通過這樣一些具體的措施,給那些對執行八項規定持觀望心態的黨員干部一個警醒,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群眾對改進作風能不能堅持下去的疑慮。
回應“為官不易”這僅是開始
隨著中央規范各級干部行為的多項“緊箍咒”密集出臺,有一些人感嘆“為官不易”、“官不好當了”。對此,王喜遠表示,所謂的“為官不易”,只不過是讓各級干部守住底線、不要違法亂紀而已,離為官不易還差很遠。立規矩、定底線、劃紅線,是對各級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不是什么難以承受的過高標準。公務員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天然要受到更多的社會監督,受到比一般公民更高的約束。中央出臺各種禁令,為的就是促使各級干部端正態度,擺正位置,回歸自己的本色與本位,回歸到理性狀態。
一些人抱怨“為官不易”,實質是一種權力觀的錯位,“為官不易”說到底并不是官不好當了,而是像群眾說的,是貪官不好貪了,庸官不好混了,壞官不好受了。“公務員不好當”,反映了轉作風、反腐敗的強大力量。許多公務員的“灰色收入”、隱形福利被切斷,從煙酒到購物卡,從月餅到賀卡掛歷,從各種“意思”到各類飯局,越來越少了。這是前所未有的政壇新氣象,勢必對公務員和各級干部帶來深刻影響。所謂“不好當”,無非是對公務員的“職業規范”執行得更嚴,讓這一職業更加名副其實。“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當一些干部感嘆為官不易時,群眾卻認為還是不夠,還希望進一步擰緊螺絲、上足發條。”
王喜遠同時表示,現在說“為官不易”還為時尚早,固化“為官不易”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中國人對”面子“看得很重,寧可挨處分,也不要曝光丟面子。去年以來糾正”四風“之所以取得很大成效,很重要的是靠群眾監督。過去對一些問題的處理藏著掖著,群眾很有意見,現在直接指名道姓,讓群眾看到了黨和政府的決心,調動了他們參與監督的積極性。這樣,就把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紀律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把權力裝進帶電的”籠子“.--山東省紀委副書記王喜遠
點擊
全省接待費用 減少三分之一
王喜遠說,”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和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等問題得到遏制。各地各部門規范職務消費,簡化公務接待,工作日午間禁酒等規定得到普遍推行。餐飲消費、娛樂消費、公務消費明顯降溫了,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大為減少了。據調查,接待費用一般比上年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而在建章立制方面,監察部門督促有關部門完善公務接待規定,加快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著力推進全省”三公“經費公開,目前省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總額及95個省直單位部門預算已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