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月2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調查》欄目報道,近年來,出租屋已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制售假劣食品藥品的“主陣地”。2013年12月16號,濱城警方在對轄區內出租屋進行清查時,發現了一處可疑住戶,居住的房間內居然全是藥材。除了大量散裝及成包中藥飲片外,警方還在出租屋內查獲了大量企業宣傳冊、包裝袋、空白商標、企業印章以及電腦、打印機、封口機等設備。
在警方的詢問下,犯罪嫌疑人李某對自己非法包裝經營中藥飲片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并交代還有一名同伙曹某正在去藥店送貨的路上。警方立即兵分一路,對曹某進行跟蹤抓捕。
不法分子創新經營方式
據李某交代,他和曹某都是河北省安國市人,去年8月份來到濱州,做起了中藥飲片的生意。然而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濱城警方發現,這兩個人所采取的經營方式與以往查辦的同類案件大不相同。
安國市素以“藥都”聞名天下,目前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李某和曹某到濱州之前,一直在安國市的中藥材市場幫工打雜,在濱州經營的中藥飲片也都是來自于安國市。
有了貨源,兩人又從安國市找了一個老中醫,把他安排到泰華堂藥店,和藥店簽訂協議合同,租用藥店的中藥柜臺進行銷售。據介紹,他們的一般流程是患者來了,到坐診大夫那里去問診,開出處方以后,再到犯罪嫌疑人租用的中藥專柜去劃價,然后患者到藥店的收銀臺去結算,然后再由中藥專柜給患者抓藥,隔一段時間就按照藥店的中藥銷售額,和藥店進行分成,20%給藥店,李某曹某兩人獲80%的銷售額收益。這樣的收益,遠遠高于單純與藥店開展批發業務。
然而,對于李某曹某兩人非法包裝經營中藥飲片的行為,被邀請坐診的醫生并不知情。
資質證明全部造假 藥材產地批號人為捏造
在我國,國家對于藥品生產經營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根據國家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必須取得國家藥品主管部門頒發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在供貨時必須提供相關資質證明。據藥店方面介紹,在李某和曹某提供的材料中,這些資質卻一應俱全。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通過到安國市奇瑞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去購貨的手段,把奇瑞中藥材有限公司的資質、許可證、企業注冊執照這些東西拿到復印件,然后在當地找造假證的進行偽造。
同樣通過購貨的形式,兩人獲取并偽造了遼寧省松原市久千草藥業有限公司的包裝袋和商標,另外,為了向藥店提供藥品的隨貨清單,兩個人還置備了電腦、打印機、企業印章等工具。他們在銷貨時制作的銷貨清單,產地全都是偽造,所使用的批號是自己編造的,生產日期也是根據他們銷售藥材的情況,自己臨時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