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進濟南移民村:村民移民澳洲常夢見在家過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之聲新春回訪系列報道——去年新聞的事中人,今年過年還好嗎?今天走進:濟南移民村。
距離濟南市中心約60公里處,有一處以耕種為主的古老村落,它有一個很中國的名字,叫后楚莊村。2013年8月前,這里默默無聞,甚至濟南的出租車大多都不知道它的具體位置,但是一條“濟南移民村”的新聞,讓這里家喻戶曉。
“最近,山東濟南的后楚莊村一下子火了,為什么呢,原來這個總共才201戶的村莊,竟然有25戶、100多位村民在澳大利亞打洋工,他們憑著過硬的電氣焊手藝,留在了國外,還拿到了綠卡!
今年春節,距離后楚莊村的第一波出國熱,已經過去5年左右。63歲的村民張利民(化名)說,兒子離家之后,就再沒有回家過過年。
記者:他們多長時間過年沒回來了?
張利民:兒子4年了,兒媳婦和我孫子三年半了。
張利民的家里掛著一張世界地圖,大年三十,張利民一伸手的距離,就可以跨越中國濟南和澳大利亞柏斯。過年,對于張利民來說,熱鬧已經不再,頂多就是讓老伴多燒幾個菜。衣食無憂,老人總是用“習慣”來回答記者的提問。
張利民:平常不是很鬧,過年也就是這樣的,年輕人人家都那個什么,俺兩個過年也是跟平常差不多,愿意吃點什么飯就吃點什么飯。
記者:像您這樣過年想他們么?
張利民:一個樣,習慣了,現在各方面都挺好,現在吃不愁喝不愁,條件都挺優越,什么都不缺。
在大洋彼岸,大年三十這天,兒子張一強(化名)像往常一樣格外忙碌。
張一強:四點五十起床,五點半的樣子到工廠,六點開始干活,開車到家差不多五點十分,做飯差不多要一個小時,今天可能要九點就要睡,因為明天早晨還要四點多起床。
澳大利亞柏斯的春節,對于張一強來說,這已經是來到澳洲的第五個春節。一年多前,他以46.5萬澳元的價格,貸款在柏斯的佩斯鄉買了一套190平米的房子。不景氣的經濟和房貸壓力,讓他不敢有半點放松。
張一強:也沒有朋友在一起聚,因為大家都在上班,明天星期五還要繼續上班,但是心里想的還是春節,但是沒有時間,真的是沒有時間,經濟不好嘛,有了房子以后,就拼命還房貸,所以說還是有壓力的。
兒子的辛苦生活,極少對父親張利民提起。張利民說,兒子今年4月12日回國,這是他盼望已久的日子,兩口子今年還要去一趟澳洲,好好陪陪兒子和孫子。
張利民:想著4月12號回來以后,把俺兩個的護照給辦一下,陽歷的九月份,咱這冷,到那去,去的話就待半年。
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2月失業率達5.8%,再次來到四年來最高紀錄。張一強昨晚沮喪的說,今年的回國計劃可能要泡湯了。
張一強:我今天跟那個工頭說了一下,工頭說四五月可能要忙,忙的話就不能請假。一如果請假的話工作就沒了。資本主義社會他不給你面子的,你做不好就到門外去,后面還很多人呢。
就業數據發布后,有評論認為,澳洲“全職就業數明顯縮減,就業參與率進一步降低,勞動力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 張一強就職的礦業公司深受經濟危機影響,周圍發生的一切,讓他很有危機感。
張一強:澳洲現在失業率很高,以前臺灣過來的背包客特別多,現在是臺灣背包客幾乎不怎么過來了,因為現在本地人都用不完了。我旁邊住的人,就是澳洲拿綠卡的本科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連清潔的工作他都找不到。
在春節,忙碌的柏斯,和有些落寞的后楚莊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可能在除夕夜才能真切體會。父親張利民說,大部分出國之后的楚莊村人,過年都不能回來。村里生病的老人,不得不雇人照顧。
張利民:基本上在國內打工的小孩差不多都回來了,在國外的是90%以上都在國外沒回來,太遠了。就是啞巴那一家,幾個兒子都在澳大利亞,他沒辦法,家里現在都雇人照顧,一天一百塊錢給他伺候。
遠在澳洲的張一強說,最擔心的就是父母的身體,除夕晚餐,他和家里一直在發信息。他時常夢見從前在家過年的團圓場景,但在現實中卻很難找到。
張一強:就是十分想念家里,我想家里的把爸爸媽媽,家里的老人。過年,二十多個年頭在家里過年,做夢一直在想,但是找不到。 (吳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