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動汽車產業近幾年發展很快,在國內同行業中成為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板塊。”7日上午,參加山東力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力馳新能源”)開業慶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但是山東應該盡快形成自己的優勢,尤其是要誕生電動汽車產業的‘海爾’。”
力馳新能源在山東電動汽車產業板塊的地位舉足輕重 牟德鴻 攝
力馳新能源在山東電動汽車產業板塊的地位舉足輕重 牟德鴻 攝
“山東電動汽車產業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學勤分析說,“我們希望像力馳新能源、時風這樣的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在原創和創新方面下苦工夫,迅速壯大形成行業領頭羊,再通過行業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山東汽車產業強有力的增長極。”
“山東勢力”
“先發優勢是山東電動汽車業目前最大的優勢。”魏學勤告訴導報記者。山東省從2010年開始,在全省17市廣泛建立了電動汽車充電服務網絡;將2012年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創新升級年”,并在聊城、德州、濟寧、淄博、濰坊5個試點城市對低速電動車給予上牌上路的政策扶持。
“上述扶持政策給山東電動汽車產業帶來了初步的繁榮。”魏學勤說,在消費需求猛增和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山東作為低速電動四輪車的發祥地,一兩年的時間里就“冒出”了近百家企業,成為全國電動車重要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對省內21家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統計顯示,去年山東省電動汽車銷售量達12萬輛,較2012年增長了57%。
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中西部地處華北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加之山東省公路路況在國內屬于上乘,這為山東電動汽車業在山東西部的崛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比如目前在山東電動汽車產業板塊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力馳新能源位于德州,時風位于聊城。“這兩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在電動汽車行業占得先機,還與其此前分別生產汽柴油農用車和摩托車有關。”魏學勤分析,生產汽柴油農用車和摩托車不僅使這類企業積累了強大的技術隊伍和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已經建立了龐大的銷售及服務網絡,這讓他們在營銷網絡建設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成本。
“捷足先登讓我們能夠看到其他企業看不到的風景。”力馳新能源董事長陸付軍告訴導報記者,繼去年推出適合農村市場的富路電動車之后,今年力馳新能源又聘請來自德國的設計師,對新產品注入中國元素和時尚內涵;與此同時,該公司與韓國的世界電機電控巨頭VCTech公司合作,將高速電流電機電控技術引入了低速電動汽車領域,推出了適合城市市場的兩款麗馳系列電動汽車,從而使產品在細分市場實現了精準定位,為下一步的精準營銷奠定了基礎。
呼喚行業“海爾”
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的電動汽車產業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現象:目前已經崛起的電動汽車產業板塊,避開了濟南、青島、煙臺等傳統制造業尤其是汽車產業集中的地區,大多分布在德州、臨沂、濰坊、濟寧等城市。
“這種產業分布特點,一方面是市場配置資源的自然結果,對我省東西部經濟平衡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為山東省出臺電動車產業試點城市的相關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據。”長期關注山東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山東省經信委副巡視員王兆春告訴導報記者。
魏學勤分析說:“山東電動汽車產業目前還存在著較大的隱憂。”由于投資和技術門檻相對較 低,前幾年山東電動汽車產業存在著爭相上馬和無序競爭的現象,造成了山東電動汽車產業低水平重復投資、產品同質化等,像力馳新能源和時風這樣上規模、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少,而且市場品牌集中度也很低。
“這就需要我們對山東省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有一個整體思路。一方面要鞏固已有的先發優勢并將其轉化為市場優勢,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完善服務體系。此外還要通過產業整合,豐富和完善產業鏈,實現相關產業的適度集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進而孕育出山東電動汽車業的‘海爾’。”魏學勤說。
尊重企業選擇權
“巨大的需求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更意味著與電動汽車產業相關的理念和政策變革的合理性和迫切性。”郭孔輝強調說。
他舉例說,以往人們普遍認為電動汽車技術含量和安全系數低,其實這是以汽車為本的路權分配原則之下傳統思維的結論。既然低速電動汽車有如此實實在在的需求,就要給予其成為一個新的交通工具的合法名分,繼而要給予其相應的路權,城鄉道路規劃建設也要相應地進行調整;再如,鉛酸電池與鋰電池孰優孰劣之爭。其實鋰電池雖然體積小,但其安全回收處理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鉛酸電池已經使用了100多年,生產、回收技術及其產業鏈成熟,國家應該尊重企業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而使用鉛酸電池的選擇權。
最近有消息說,工信部已經初步同意將山東省列為國內首個低速電動汽車推廣試點省份,非汽車行業企業將有望獲準造電動汽車。郭孔輝對此表示十分欣慰,他說這是國家對市場配置資源功能的充分認可。他同時表示,以目前的規模和眾多企業的創新欲望,孕育出山東電動汽車產業的“海爾”或許不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