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3月2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包括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在內,今年山東農村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將邁進影響農民生產生活的更多領域。日前,山東出臺了38條財政政策措施,籌集資金830億元,來支持農村的改革發展。
這830億元資金如何分配使用,省財政列出了38條政策措施。具體來看,投向農業生產方面大約占了四成多,其中,184.8億元,用于支持糧食高產創建,完善糧食主產區和農業大縣利益補償機制,構建現代種業體系;147.6億元,用于高標準農田和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并啟動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計劃;35.3億元,用于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
投向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和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的有454.7億元,占了一半還多。這部分資金,一部分要用于提高農村初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這兩個標準今年要分別提高到870元、670元;一部分要用來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今年的標準要從每人每年不低于280元提高到320元,并實行城鄉居民統一的大病保險制度;還有一部分要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65元的標準來落實基礎養老金。今年農村產權制度和供銷社綜合改革等工作也有7億多元的補貼。
根據省財政廳的計劃,這830多億元資金的使用方式,今年也要改革。要從過去財政直接補助轉為更多地采取市場化手段,從原來的政府定項目、分資金轉向更多地依靠市場機制配置財政資源,從過去支持單一個體和具體項目轉向更多地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