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青煙威榮城鐵跨過外夾河
去青島一小時,去威海半小時——對于時常出門的煙臺人而言,以往這是不敢想象的出行夢想。今年底,伴隨著青煙威榮城鐵的正式通車,夢想即將照進現實。目前,城鐵青島至煙臺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青煙威榮左右線跨外夾河特大橋、蓁山隧道等核心施工段正順利推進。
城鐵三條線在外夾河上架設大橋
“一橋跨兩區,大河變通途。”19日晚間,青島至煙臺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在橫跨芝罘、福山二區的河濱路施工段完成架設,這標志著城鐵正式架入市區。截至上周末,特大橋距離連通蓁山隧道入口處僅剩下20孔橋涵。
“去年1月,青煙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梁架設正式啟動,至上周末在煙臺境內已完成箱梁架設近17公里。”中鐵二十局副書記宋家軍介紹,青煙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的架設方式為“一孔一梁”,亦即兩個墩柱的橋涵上僅架設一片箱梁:“一片箱梁長32米、寬12米,重達900噸,需要專業的運架一體機對其進行架設,運架一體機自重超過300噸,每次只能運載一塊梁片,由于總重超過1200噸,負重駕駛時速僅為5公里。”
宋家軍告訴記者,由于運架一體機運輸箱梁距離出發點福山梁廠較遠,目前僅運載箱梁到指定架設點所花費的時間就將近3個半小時,而將箱梁架設在墩柱上,還需要60多名施工人員集體協作近8小時。“煙臺近期天氣逐漸轉暖,但風力仍持續加大,高空作業施工難度陡增,如果要保持每天2片箱梁的進度,現場施工效率還必須提升。”
比起“慢工出細活”的青煙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在其西側相距50余米的青煙威榮城鐵左線跨外夾河特大橋,整體樣貌已呼之欲出。昨日,伴隨著最后一片T型梁在橋涵上完成架設,這座身量相對“嬌小”的特大橋,架設工作正式完成。
“青煙威榮左線跨外夾河特大橋,由47片T型梁架設而成,從施工以來保持著每天4-6片T型梁的架設速度,與直通線特大橋‘一孔一梁’不同,右線特大橋是‘一孔兩梁’,需要兩塊T型梁在墩柱上完成拼接。”宋家軍說。
距離蓁山隧道整體貫通只剩600米
作為青榮城鐵的“咽喉要道”,全長5515米的“省內第一隧”蓁山隧道的施工也是“快馬加鞭”。蓁山隧道下穿楚鳳三街隧道在鳳凰臺路的出口,蓁山隧道一號斜井小里程也早已貫通,一號斜井大里程與蓁山隧道出口暗挖段一南一北雙向施工。距離蓁山隧道整體挖通,僅剩下最后的600米。
蓁山隧道出口與蓁山隧道下穿楚鳳三街隧道入口遙相呼應,燈火通明的施工現場,一輛輛轟鳴著的大型運碴車頻繁進出,隧道外已經形成了一座高10余米、半環形的棄碴堆。“蓁山隧道出口處過去是用回填土填充的山體,土質脆弱,在施工上屬于‘四級圍巖’,施工難度大。工作人員先要用鉆機鉆動巖石,然后再清除渣土,同時向土質脆弱的部分噴上混凝土,硬化加固。”施工段技術負責人姚興國介紹。硬化加固層上清晰可見的紅色日期標記,記載著施工者一次次掘進、加固的歷程。
中鐵二十局架子五隊蘇世珍書記為記者描繪了未來城鐵開通后,進出蓁山隧道的全過程:“城鐵進入蓁山隧道后,首先要從入口駛過隧道一號斜井小里程段,約365米;然后進入隧道一號斜井大里程段,目前大里程端與隧道出口尚未挖通,從小里程和大里程分界點到出口,合計1780米,該段列車均在隧道內行駛。”
年內,煙威青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城鐵跨204國道特大橋的連續梁架設于去年11月動工,按目前施工進度,將于6月完成合龍。而蓁山隧道也將于5月底貫通,加上本周內完成架設的青煙直通線跨外夾河特大橋,城鐵在市區的三大施工點的完工進度都與工程預期基本吻合。”宋家軍說,在7月31日前,幸福鐵路立交橋將施工完畢并鋪設鐵軌,9月30日具備進臺驗收和聯調聯試條件,全線站房工程將于12月底竣工,屆時青榮城鐵將全線通車。
在城鐵所經煙青威三地中,煙臺線路最長、站點最多。除了既有的煙臺火車站之外,我市將新建萊陽、海陽北、桃村北、官莊、煙臺南、牟平站點。城際鐵路設計速度為250公里/小時,鐵路開通后,煙臺至青島的運行時間將從以前的3.7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煙臺至威海的運行時間由以前近1.5小時縮短至約30分鐘。同時,煙青威三地的時空距離也將拉近,真正實現半島“一小時通勤圈”,使半島顯現“同城效應”。
在城際鐵路沿線附近,有萊陽經濟開發區、桃村經濟開發區、煙臺高新區、牟平經濟開發區等重要產業園區。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建成后,將與藍煙交通經濟帶并肩聯手,進一步發揮“洼地效應”,吸附集聚周圍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加快隆起更大的“交通經濟帶”。
相關新聞:
青煙威榮城鐵牟平率先啟動配套
本報訊(YMG記者唐壽銳)記者昨日從牟平交通局獲悉,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牟平站配套工程已經全面開建。這是全市青榮城際鐵路沿線縣市區啟動的首個配套工程,標志著青榮城際鐵路的配套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據牟平交通局工作人員初曉介紹,總投資約2.41億元的牟平站配套工程建設期限2014至2015年。鐵路站房、公交車場、長途車場、出租車蓄車場、社會停車場、景觀廣場、站前大街工程預計今年底前竣工,旅游換乘中心(汽車站)2015年底前竣工。
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8.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84平方米,共分8個交通設施場地建設。其中,牟平站鐵路站房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站前南側規劃為景觀廣場。
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以集散城際鐵路客流為主,同時集長途客運、公交、出租、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現代化交通換乘樞紐,實現公鐵“零換乘”。
濰萊高鐵將接軌青榮城鐵
規劃中的濰萊高鐵在濰坊站向東延伸,經平度、萊西,接入青榮城際鐵路,到達煙臺。
濰萊高鐵全線長126公里,總投資190億元,設計時速300公里以上。濰萊高鐵列入全省“三橫”快速鐵路網“中部通道”建設規劃,將構建濟南至煙臺“兩小時生活圈”。濰萊高鐵將爭取隨近期規劃的濟青高鐵一并開工建設。
另外一條規劃中的高鐵是環渤海高鐵。去年4月17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將環渤海高鐵納入《山東省城際軌道交通網補充規劃》。建成后,按時速200公里測算,煙臺到德州約需2小時40分鐘,德州到北京按時速300公里測算,煙臺到達北京約需3小時50分鐘。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