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如果攜帶一個順路的快遞還能掙一筆錢,何樂而不為?日前,記者發現,青島出現了新型的快遞模式。通過下載一款手機應用軟件,每個用戶均可“搶單”,變為臨時快遞員,并獲得10~30元不等的快遞付費。據了解,目前我市這類“自由快遞人”數量過千,多數為大學生、出租車司機以及普通工薪階層。不過,青島快遞行業協會負責人則稱,該模式有著一定安全隱患。
變化“順路快遞”悄然流行
青島大學學生小劉最近一到周末就開始忙起來,不見蹤影。他的室友問他是否找了份工作,小劉告訴他,自己當了“快遞員”。原來,小劉在使用一款名為“人人快遞”的APP軟件,每到周末就通過軟件“搶單”,每單大概能得到10元到30元不等的報酬。
“周末沒課,我就掙點零花錢,勤快了,每個周末能送三四單,掙一百多元不是問題。”小劉說,如果平日沒課,他也會搶幾單做做。最近,在許多城市,一種新型快遞模式開始流行,在上海、深圳等地,該軟件使用率較高。
“青島這邊推廣時間較短,使用者剛過千人。 ”據人人快遞青島負責人段圣孟介紹,自由快遞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當中的一個,一是綁定銀行卡,二是授信一定的信用額度,一旦接活兒,就必須要凍結和這個貨物價值相對應的資金。 “如果半路把快遞劫走,銀行就會返還凍結的金額給發單方。 ”段圣孟說。
體驗 接單速度不慢價格較高
記者在自己的手機上安裝人人快遞客戶端,體驗一把“自由快遞人”的服務。昨天14時32分,記者在客戶端下單,發布需從太平路33號向南京路新業廣場,寄送一件價值為160元、重量為0.3公斤的蛋糕,系統顯示推薦送快遞價格為16元。
10分鐘之后,訂單并無響應,記者在16元的基礎上增加5元,5分鐘后,系統顯示快件已被“搶單”,隨后有人來電,詢問記者具體地址。記者說明該訂單是在“實驗”,當對方得知情況后,笑著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搶訂單。“我是在58同城網站工作,這個軟件也是從網上看到,想掙零花錢。 ”對方說。
方便是方便,但對多數人來說,這個快遞的價格有些高。對于價格方面,段圣孟說,目前快件收費綜合距離、物品價值、運送要求等因素,是“一對一”、“兩小時到達”的高端服務,價格會比普通快遞稍高。
市民 能否收到“絕命快遞”?
記者隨機采訪多名市民,半數表示接受這種新模式,但對快遞的安全、價格、賠付標準等存疑。同城2小時內送達比傳統快遞公司有競爭力。在島城某大企業公關部工作的魏女士說,普通快遞公司如果下午寄、次日才到。“有時需要送很急的文件,但脫不開身,這種新方式能節約不少時間。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這種快遞價格有些高。
對于此類快遞,絕大多數市民更看重安全性。在實驗時,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下單后,系統提示“請在快遞人完成掃描條碼與拍照操作后給予貨物”。但實際上,“自由快遞人”是否會照此操作還不一定。不過,無論支持和反對,市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擔憂,那就是門檻過低導致風險增大,有可能會發生諸如“奪命快遞”之類的事故。
專家 難成主流管理尚待完善
對于該軟件,部分人支持,但也有人斥其為“違法的攪局者”,目的不過是為了“圈錢”。在記者咨詢多家快遞公司負責人以及青島物流行業協會負責人時,多數人都表示,并未聽說過此軟件。不過,在聽完記者介紹后,對于“人人都是快遞員可能嗎? ”這個話題,青島物流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難以成為主流”。“監管問題是目前人人快遞這一模式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青島快遞行業協會一位姓王的負責人表示,從事快遞行業的快遞員也需要通過快遞員資格審核,需要報考、培訓等,“每個快遞員都有一個終端設備,他在任何位置快遞公司都能夠監管到,這樣才能保證快件安全,也能靈活安排人員。 ”該負責人稱,“自由快遞人”是行業的新業態,能解決時效和易碎易損物品的運送,是很好的嘗試,可能填補快遞業的市場空當,但難以成為快遞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