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平度市政府對杜家疃村81.59畝土地進行了公開出讓,根據上述辦法,該村獲得了1527.9萬元的土地出讓收益。這筆錢已經于2014年2月27日撥付到位。
疑問四:被征地是不是基本農田?
錢的事兒尚無定論,杜家疃村的地又遭到了村民和媒體的質疑。征地過程中,是否存在“瞞天過海”,將基本農田偷換為一般耕地,從而獲得省政府批復的土地屬性變更文件。
平度市國土局土地管理科袁科長告訴記者,現行政策規定:“加強農用地轉用審批的規劃和計劃審查,凡不符合規劃、沒有農用地轉用年度計劃指標的,不得批準用地”、“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袁坦言:“所以2006年、2007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復的兩個農轉用地塊,此前屬于符合規劃的一般耕地,絕非一些人說的‘基本農田’,造假變更是不可能的事。”
平度市國土局局長黃武表示,該地塊2006年、2007年省里已下文批準從農用地變為建設用地,文件號為魯政土字【2006】1921號、魯政土字【2007】231號。
1998年繪制的“平度市城鄉結合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涉事地塊屬“建設用地區”
袁科長給本網記者展示了一幅1998年繪制的“平度市城鄉結合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根據此圖顯示,涉事地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屬建設用地區。
疑問五:是否存在“少批多占”?
另據村民反映,涉事地塊被圍擋圈起來的面積約120畝,而省里批復用地為81.59畝,多出的40多畝是否存在越界圈占?
據平度市國土局監察大隊大隊長王同波講,2006年、2007年省國土資源廳分兩次批復杜家疃村及周邊地塊“屬性變更為建設用地”,總面積約121.5畝。2013年10月,其中的朝陽路北側、蘇州路西側的81.59畝被掛牌出讓,青島成元天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斥資億元摘得該地塊。剩下的約40畝,已經辦理農轉用征收手續,將擇機進入招拍掛環節。
招拍掛81.59畝,圍擋面積120畝,這樣的行為違規嗎?平度市國土局土地管理科袁科長認為,當地政府有責任幫助拿地企業順利施工,閑置的土地經常被用來臨時堆放建筑材料、搭建工人宿舍,但臨時占用時間不能超過兩年。
袁告訴記者,按照規定,施工圍擋必須懸掛《施工許可證》,開工的81.59畝地已經懸掛。但未出讓的40畝地,因為沒有出讓、沒有規劃,當然沒有《施工許可證》,更談不上懸掛了。(青島新聞網記者)
相關土地問題解析>>>>>>
針對網上流傳的杜家疃村土地征收、拍賣流程是否合法?本網記者采訪了平度市國土局局長黃武。
(一)記者:杜家疃村所涉地塊征地手續是否合法?是否進行公開拍賣?為什么競拍價和底價相同?
黃武: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平度市2006年第14批次城市建設用地的批復》(魯政土字〔2006〕1921號)和《關于平度市2007年第3批次城市建設用地的批復》(魯政土字〔2007〕231號)批準農轉用征收,杜家疃村所涉地塊具有合法的土地征收手續。
國土局按照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的規定程序進行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出讓。
該宗土地在公開出讓時只有了一個競買人報名,沒有其他競買人參與競拍,最終以起拍價成交,符合國土資源部39號令的規定。
(二)記者:該地塊06、07年就征收了,為什么至今才補償?是否違反土地管理法?
黃武:2006-2007年,平度市城市規劃區內征地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按每畝3.25萬元標準執行,我局按上述標準和杜家疃村簽訂了征收土地補償協議,但杜家疃村的121.49畝土地在農轉用征收后至2012年,由于涉及城市規劃調整,未落實具體建設項目,期間土地一直由被征地農民進行耕種,因此沒有進行補償。
2012年我市初步落實了建設項目,因此和杜家疃村再次協商征地補償,因原簽訂協議補償標準為3.25萬元,省政府2009年以魯政辦發(2009)20號文件調整了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調整后杜家疃區域為每畝4.5萬元。雖然該文件規定“對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實施以前已按法定程序和權限批準征收了土地,仍按原批準的征地補償方案執行”,但我市為了保障被征地農民權益,決定按新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給與該村補償;同時告知該村土地出讓后還有參與增值收益分配。
因此2013年1月,我市組織相關部門對該村征收土地進行了再次清點確認,被征地群眾均在附著物調查表上簽字確認并支取了補償費。
(三)記者:是否按程序發布招拍掛公告?
黃武:根據照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的第八條“出讓人應當至少在投標、拍賣或者掛牌開始日前20日,在土地有形市場或者指定的場所、媒介發布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公告,公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宗地的基本情況和招標拍賣掛牌的時間、地點。”規定,國土局在2013年10月1日的《青島日報》和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市場網上發布《平度市國土資源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出讓公告》(平國土儲告字【2013】14號)。
(四)記者:村民反映,土地征收補償與招拍掛價格差距大,你怎么看?
黃武:土地征收補償是按國家規定的標準確定的,而土地招拍掛成交價格是由土地用途、建設條件等因素,通過市場決定的,兩者無可比性。
評論:期盼城鎮化進程回歸理性
采訪臨近結束,一個細節再次讓記者動容。
杜家疃村民因為對征地補償方案的不滿,尤其是希望將1500萬元的土地出讓收益分發到戶,陸續展開了上訪、推翻工地圍擋、搭帳篷守地等一系對抗活動,村民的訴求也在逐漸明晰凸顯出來。街道和村委對于回應村民訴求,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進一步增加分發補償的力度,在3月20日,還在研究制定更加滿足村民的分配方案,然而誰能想到,21日,慘劇毫無征兆地發生了。
在這場利益沖突激烈的博弈中,信息溝通的不夠順暢,是否也是釀成慘劇的一個助因呢?
慘劇已經發生,這一慘劇不忍直視,不堪回首,人們企盼悲劇永遠不要重演。
這里,需要政府的依法行政、民眾的依法維權,信息的公開透明,溝通的低成本。
更需要對人性的尊重、對生命的珍愛,以及懂得談判與妥協的智慧。
說到底,正如雨果所言:“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令人欣慰的是,3月25日晚,警方將縱火兇手繩之以法,給死者討回了公道。
我們期盼,在全國范圍的城鎮化進程中,國家應盡快完善征地拆遷的法律法規,將類似悲劇消弭于無形。
杜家疃的征地疑案如何破解?最終,還是需要相關各方通過溝通表達訴求,通過協商解決爭議,通過談判回復平衡。
只是這一切,在群情激奮的情緒化對抗面前,目前仍顯得時機不夠成熟。
所以,我們期盼回歸理性,回歸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