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新華書店、青龍橋和世茂前面一段,有些石板都翹起來了,現在雖然只是一小部分,接下來就說不準了。”袁先生說。4日上午,記者走遍泉城路發現,有30多處石板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大部分損壞情況為石板接口處斷裂,整個石板破碎或者突出路面的情況基本沒有。
這些凹陷的地方零星分布在泉城路的快車道上,當車輛的車輪正好碾軋在凹陷地段時,都會發出“哐當”的聲音。在天地壇街路口的人行橫道上,也發現了石板凹陷的情況,市民騎車通行時,如果沒避開就少不了一番“顛簸”。
記者了解到,泉城路最近一次維修是在去年進行的,新換的石板與以往的外觀一致,據稱5年內不需要更換。但新換石板僅占所有石板的兩成左右,因此一旦出現松動仍需零星修補。
連續三年維修花了660萬
據了解,泉城路快車道在今年3月已由市政公用部門交接給泉城路管委會負責。泉城路管委會負責人透露,他們正在就快車道石板維修問題向施工單位進行招標,預計5月中旬開修。“今后,泉城路快車道的石板一旦發現損壞,將采取24小時內進行維修的策略。”該負責人說。
記者從連續三年承擔泉城路項目的施工單位了解到,泉城路段石塊單價約為220元,石塊底部使用的砂漿成本約為每平米18元,縫板打膠所用的膠成本約為每平米13元,加上人工費用,每塊石塊的維修費用約300元。
該施工方自2011年起,連續三年對泉城路路面進行了整修和維護。由于2011年是多種方案的試行階段,當時使用了多種石板材料,總體費用約1 6 0萬元。2012年則是年前做的簡單維護,主要對破損情況十分嚴重的石塊進行斷裂處灌漿填補工作,費用為40多萬元。
“2013年我們主要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對有損壞的石塊都進行了重新更換,花費了約460萬元。”
開街至今至少修過5次
泉城路2002年9月28日正式開街時是一條“準步行商業街”,當時并未通車;2003年4月,泉城路改為全路段通行機動車,但擔心公交對路面造成破環,一度暫停公交通行,直到2009年全運會前又通上了公交。開街至今,泉城路路面出現過少則幾十處多則上千處的石板破損,至少維修過5次。
幾乎每年都有市民對泉城路上是否應該通公交和鋪瀝青提出熱議。泉城路維修施工方負責人去年曾表示,泉城路東連解放路,西接共青團路、經四路,是市區一條東西主要干道,“完全封死不讓車輛通行并不現實。”取消公交車后,市民到商業街怎樣購物都會遇到很大問題。
雖然這幾年市政部門對泉城路的石板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修補,但一直是“哪兒破補哪兒”,具體的大修方案一直在試驗中。
原標題:泉城路數十處石板松動中旬開修 三年維修花6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