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5月6日訊(記者 廖雯穎) 6日,全省迎來大風天氣。大風吹起大量沙塵,6日下午除煙臺、威海和泰安三地之外,其他14市輕度或中度污染。
6日上午,不少市民一出門就感受到了大風的威力。全省多地風力四到五級,陣風六到七級,強風把不少路上行人刮得頭發亂飛、邁不動腿。大風里裹挾的沙塵更吹得人睜不開眼,有的市民戴上了口罩。環保部實時數據顯示,6日下午兩點,全省除煙臺、威海和泰安三地,其余14市都遭遇輕度或中度空氣污染。而前一天即5月5日,全省除了臨沂輕度污染,其余16個城市空氣質量全部為良好。記者查詢發現,大多數城市從6日上午9點、10點左右進入污染狀態。
雖然多數城市空氣質量指數已達到污染程度,但是實際感覺卻是藍天白云、陽光燦爛,空氣能見度也不錯。為何感受和監測數據不一致?
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科科長呂波指出,這是因為導致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不是細顆粒的PM2.5,而是更大顆粒的PM10.比起PM2.5,PM10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更短,更容易沉降,對空氣能見度影響更小,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不如PM2.5那么大。6日,全省除濟南首要污染物為PM2.5外,其余城市均為PM10.
呂波表示,3到5月是我省的風沙季節,風力對于空氣質量有直接影響。“冬天采暖季,霧霾主要靠大風刮走,現在風力一大,反而會吹起地表的沙塵造成顆粒物污染。大多數城市對工地揚塵、裸土覆蓋和道路保潔的管理還比較粗放,這些都是顆粒物污染源。”呂波說,春季好天氣往往出現在風和日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