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主要是什么原因影響了濟南空氣質量?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歷下、市中、歷城、天橋、槐蔭五個區“拖后腿”的空氣質量監測點,與專家們一道現場察看分析氣質差點位周邊的環境發現,這些點位多數和周邊的工地以及道路揚塵有很大關系。 記者 王曉迪

點位:機床二廠(槐蔭區)
地點:機床二廠吉爾北苑澡堂樓頂
原因:大規模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揚塵是主要影響因素。全區共有建筑施工工地91個,拆遷工地3個;西客站片區內還有9處待開發建設工地,堆放大量建筑渣土,有的工地內大面積土地長期裸露;占地974畝的非遺園項目,大范圍開挖土地。另外,臨近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周邊的二環西路、濟齊路以及西客站片區部分路段道路二次揚塵和夜間渣土運輸撒漏嚴重,加之主導風向為西北,進一步加重了揚塵污染。
點位:藍翔技校(天橋區)
地點:藍翔中路山東國茂光電有限公司辦公樓
原因:由于藍翔技校省控監測點地處藥山北、北外環旁的城鄉接合部,一是周圍區域未開發的裸露地面較多,塵土隨風彌漫,環境較差;二是其北靠二環北路,西鄰二環西路,距黃河大壩也不足1公里,受黃河風沙和外環路(繞城高速)交通揚塵的影響也較大;三是周圍清雅居、重汽配件城、時代總部等建筑施工工地的揚塵也時刻影響;四是周圍部分道路年久失修,道路揚塵也影響不小。近幾年該監測點數據一直影響天橋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點位:科干所(市中區)
地點:南外環省衛生學校教學樓樓頂
原因:3月中旬取暖季結束,春季風大,降水量少,空氣干燥,霧霾天多,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污染,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科干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高的原因主要有:南外環道路施工、十六里河西河、南康、北康村施工、中海國際社區建筑施工導致科干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升高。科干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月均值在全市最高,其他各項數據在全市排名良好。
點位:市監測站(歷下區)
地點:山大路183號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原因:濟南市環境監測站監測點監測值過高的主要原因,一、由于4月份濟南氣候干燥,風力平和使和平路路段施工、山大路輔路施工、浪潮集團建筑工地施工造成的建筑揚塵增大,不易消散。二、由于道路施工造成的車輛擁堵,機動車車速不快又數量多,帶動道路揚塵無法沉淀路面。
點位:寶勝電纜(歷城區)
地點:王舍人鎮中學東側泉娃水廠院內
原因:工地、道路揚塵
序號 子站名稱 責任單位良好以上天數(天)良好天數比率(%)1建工學院 歷城區 3327.52 開發區 高新區 3125.83濟南化工廠 天橋區 2722.54山東魯能 市中區 2621.75長清黨校 長清區 2520.86經濟學院 歷下區 2520.87泉城廣場 歷下區 2420.08省種子倉庫 歷城區 1915.89市監測站 歷下區 1714.210農科所 槐蔭區 1613.311科干所 市中區 1512.512機床二廠 槐蔭區 1411.713藍翔技校 天橋區 1411.714濟南寶勝 歷城區 119.215實驗學校 高新區 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