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暴雨致青島一生產加工點擋土墻倒塌 18人遇難3人傷
現場>>床板被攔腰壓斷
記者11日上午來到山東省再生資源公司,在黃島的生產加工點門前,公安部門已經封鎖現場,門口路兩邊停著救護車和警車等。一些死傷者家屬不斷趕到。現場工作人員在詢問后,安排他們乘車去醫院與死者的遺體見面,并處理善后事宜。
楊洪天是一位女死者的姐夫,他告訴記者,死者家人在山東臨沂,他在青島,所以先趕到了現場。記者了解到,這個加工點大部分工人都來自臨沂。
記者到現場后看到,廠房后是一排長四五十米的臨時板房,左側板房完好無損,上面寫著“宿舍1”至“宿舍7”,右側“宿舍8”至“宿舍14”全部被擋土墻壓垮。
“宿舍8”里有一個上下鋪沒有變形,上面有被褥、棉服、秋衣、照片和臉盆等日用品,靠近
擋土墻的上下鋪則被徹底壓垮,上下鋪的被褥都被堆在了一起,上面滿是泥土,下鋪的床板被攔腰壓斷。
記者看到坍塌的擋土墻有兩米多高,高出板房30厘米左右。從坍塌墻體看,擋土墻是用磚塊和石頭壘起來的。另外一半墻沒有倒塌,“宿舍1”至“宿舍7”內的工人才幸免于難。但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塌的一半墻現在也很危險,因此封鎖了現場。
驚魂>>“咔嚓一聲房就塌了”
記者了解到,這個公司是加工回收利用廢棄的塑料。在廠區內可以看到有剛進廠的整包整包的廢棄塑料袋、塑料盒等,還有加工好的塑料泡沫和塑料模具等。
記者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見到了驚魂未定的付兆德,他今年56歲,來自山東沂水,是春節過后應聘到這個工廠工作的。他說:“我半夜起來解手,雨下得很大,看了一下時間是半夜三點多。回去以后就接著睡了,突然聽著咔嚓一聲房就塌了。非常快,根本來不及反應。”
付兆德的床鋪就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8號宿舍靠外側上下鋪的下鋪,是坍塌宿舍中受影響最小的床鋪。“因為是在外側,又是下鋪,所以沒有砸著我,但是房頂的板子都壓在了床邊,我推不開,人出不來。后來是沒有受影響宿舍的工友推開板子,把我拉了出來。”他說。
探因>>
板房緊貼著擋土墻
對于擋土墻為何倒塌,又為何會造成這么大的損失?記者采訪的工廠和現場工作人員認為,首先擋土墻倒塌是因為長時間降雨所致。從10日19時開始,青島市黃島區開始出現降雨,截止到10日22時30分,黃島區降雨量已達7.4毫米。這場大暴雨一直持續到11日下午,黃島區平均降雨量82.5毫米,最大點達131毫米。
發生事故的工廠附近群眾對記者說,這個工廠是在一個小山坡上,降雨形成的水流并不會沖塌擋土墻,而是因為降雨時間長,墻內全部滲進了雨水,加上5級至6級大風,擋土墻就瞬間坍塌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職工宿舍與擋土墻距離不到半步,而擋土墻又比職工宿舍高,所以坍塌后,這些簡易的臨時板房無法承受磚塊、石塊的瞬間壓力,隨即坍塌。而事發時正值凌晨5時多,宿舍內的工人正在深度睡眠中,瞬間房屋倒塌,幾乎沒有給他們留下逃生的時間窗口。
為何要在這里建設職工宿舍?為何職工宿舍是臨時板房,是否只是過渡性措施?由于公司負責人正在配合事故調查組的調查,記者未能采訪到公司負責人,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
應急>>全市進行隱患排查
事故發生后,當地消防、醫療和公安等部門迅速組織力量救助,受傷人員迅速被送往醫院搶救和治療。但大部分傷員在到醫院之前已無生命特征,只有3名傷員幸存,目前初步脫離生命危險。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孫運波介紹,受傷的3名傷員中1人重傷、2人輕傷。醫院為每個傷員分別成立了一支醫療專家組和一支醫療護理組,由神經外科和骨科專家擔任醫療專家組組長,核磁共振、超聲等影像學專家也加入了三支醫療專家組,為醫療救治提供影像幫助,全力救治傷員。
青島市政府辦公廳立即發出通知,要求對全市廠房、民房、山坡、河道等組織檢查,防止事故再次發生。要求各區市各單位吸取教訓、舉一反三,立即做好相關隱患排查,進行整改。
當地不少干部群眾認為,這次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應吸取慘痛的教訓。第一,加強各地臨時搭建住房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檢查,消滅一切安全隱患;第二,學校、廠房、民房、山坡和河道等做好持續強降雨安全事故防范,警鐘長鳴;第三,地方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企業要做好應對暴雨天氣的應急預案,加強監測監控,安排好必要的搶險隊伍和裝備、物資,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認真做好強降雨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災害的防范應對工作。
據新華社、青島市黃島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黃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