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步車禁令·解讀
從5月開始,山東省集中一年時間,在省內開展代步車排查整治工作,對無牌無證駕駛這類機動車上路的將處以扣車并罰款、直至拘留。此消息一經發出,在市民中引起很大反響。21日,交警部門表示,目前濟南正處于代步車的摸底調查和宣傳階段。
為啥開罰政策突然出臺?
交警部門:已成交通頑疾,醞釀已久
由于代步車不在車管部門注冊登記,交警部門沒有全市代步車數量的數據統計。不過根據此前數據統計,濟南市電動車數量已超過 萬輛,除去二、三輪電動車,業內人士估計,濟南市至少有10萬輛代步車。
對于開罰政策突然出臺,很多代步車車主覺得措手不及,然而交警部門相關人士卻表示,該政策出臺實際醞釀已久。近幾年來,代步車開始呈風靡趨勢出現在城市道路上,隨著交通事故頻發和違法嚴重等原因,已成交通管理一大頑疾,省外其他地市也陸續出臺管理辦法。媒體也曾多次對代步車的亂象曝光。
現在上路就會被罰?
交警部門:正處摸底階段
排查整治工作開始后,是不是意味著代步車上路就要被處罰?記者了解到,對代步車存在的安全隱患,從今年4月份,濟南交警就開始對規范“老年代步車”管理問題進行專項部署。對此次山東省提出的對無牌無證上路的代步車進行扣車罰款的處罰,濟南交警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濟南正處于對老年代步車的摸底調查、宣傳階段。“目前濟南市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過百萬,如果不加以控制,代步車的數量還會持續增長。”業內人士分析。
【背后隱憂】
綜合駕駛人身體狀況等因素
執行處罰時或遇較大難度
21日下午,在舜華路、緯二路等路段,仍能不時看到老年代步車疾馳而過,這些代步車都沒有號牌,且駕駛人多是白發老人。記者多方了解到,截至21日晚6時,我市一線交警尚未接到對上路的老年代步車“開罰”的通知。
盡管沒“開罰”,但一些市民已對開罰提出了質疑。“忽然出來這么幾項措施,讓人措手不及。現在有不少人已買了代步車,一旦開罰,這些車就沒法再上路,錢打了水漂,(代步車駕駛人)難免有抵觸情緒。”
事實上,在不少一線交警看來,如果對上路的老年代步車“開罰”,執行時難度不小。“代步車駕駛人的特點就是年齡較大,多是老人,如果一上來就扣車、罰款,對方很難接受,而且綜合代步車駕駛人的身體狀況等因素,執行處罰時難度較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線交警說,此前省內某地交警曾討論過使用“首查警告、再查扣車罰款”的方式,整治代步車亂象,甚至還考慮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代步車駕駛人制定不同的處理方式,但最終未能施行。
【代表聲音】
省、市人大代表將聯合提建議
整治代步車要“堵”還得“疏”
“整治老年代步車問題,搞‘一刀切’是不妥的。”市人大代表、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傅強說,“禁止非法生產”、“停止非法銷售”、“對無牌無證駕駛老年代步車上路進行處罰”這些措施,相對來說都只是起到了“堵”的作用,但要想真正改變老年代步車亂象,光靠“堵”是遠遠不夠的。
傅強認為,整治老年代步車問題,不僅得“堵”,更得“疏”。“必須承認現在確實存在老年代步車亂象,也隱藏著一些安全隱患。但如今代步車已大量存在,不少市民對此有需求。如果上來就通過‘開罰’的方式整治代步車亂象,很難獲得市民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可能發生傅強認為,整治老年代步車問題,不僅得“堵”,更得“疏”。“必須承認現在確實存在老年代步車亂象,也隱藏著一些安全隱患。但如今代步車已大量存在,不少市民對此有需求。如果上來就通過‘開罰’的方式整治代步車亂象,很難獲得市民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可能發生‘有令不止’的情況。”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更應對老年代步車市場進行合理規范和引導,在代步車生產、銷售、使用等層面出臺相應的辦法,“比如為廠家制定生產標準、為駕駛人設置駕駛標準,不達標就不能生產或駕駛代步車”,讓法律法規跟上,并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兼顧人性化,“比如前期可以先劃一些代步車禁行和可行的區域等”,疏堵結合,整治代步車亂象。近期,傅強還將聯合省人大代表提出對老年代步車市場加強管理的相關建議。
◎相關鏈接
代步車發生事故均按機動車處罰
據了解,在此次山東省出臺的新政執行之前,代步車上路行駛時如果有交通違法行為,執勤交警一般會對駕駛人進行教育勸導;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并進入事故處理一般程序,交警則按照機動車的管理辦法,追究當事人有無駕駛證,并根據具體違法行為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今年3月底在天橋區發生一起典型涉及老年代步車的事故。60歲的王某駕駛一輛電動三輪車與劉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發生事故。
“老年代步車不是一種規范的車輛名稱,所以交警出具的相關材料中均定性為電動三輪車,實際上該事故中兩輛車均屬于代步車,且駕駛人年紀較大,是非常典型的代步車事故。”民警表示,雖然雙方達成賠償協議,但兩輛涉事車輛均被定性為機動車,而雙方均無駕駛證,所以對兩人各罰款200元。
濟南街頭經常能見到老年代步車,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有電動的、燒油的…… 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張剛 攝□實習生孫爽本報記者張博浩
代步車禁令·觀望
本報21日報道了山東省將對代步車進行整治的消息后,相關生產代步車的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需求才有市場,針對代步車市場有關部門應加強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全面禁止。還有企業表示將轉戰外省。
【代步車企業】 對行業影響大,亟須政府出臺扶持政策
“有需求才有市場,小型低速電動車近年來發展迅速,說明低速電動車是老百姓需求的。”德州廣興安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鄭先生告訴記者,山東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2013年工信部已初步同意將山東列為國內首個低速電動汽車推廣試點省份,但今年春節過后,尤其是代步車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后,山東省內相關部門便開始整治這一行業。鄭先生說,整治行動對行業影響很大,不少企業不得不停產或轉戰省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與山東不同,在河南、河北等省份,不少代步車工廠正在建設中。“在外地,投資上億元在做小型低速電動車行業的企業不在少數。”鄭先生說,“小型低速電動車作為新能源產業,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國家肯定會有相應的政策出臺以保護這一行業”。雖目前處于半停產觀望狀態,鄭先生對小型低速電動車這一行業仍充滿信心。
比德州廣興安更困難的是山東駿馳車業有限公司,這家位于武城縣經濟開發區的代步車生產企業已停產。該公司負責人馬先生說,希望國家盡快出臺扶持政策,“小型低速電動車設計時速多為33-36公里,速度并不快,而且操作簡單,對于老年人來講,無疑是代步的好工具。監管的缺失致使這個行業魚龍混雜,國家應就車速、車型等方面給出明確的規定,對這一市場進行規范。如果一刀切,我也只能轉戰外地了。”
【經銷商】 年年整治,先買回家過了這陣兒就好了
“怎么不讓賣,我這不是正賣著嗎?”在二環北路山東摩托車大世界,一銷售富平電動車的老板說,尚未接到不允許銷售的通知,現在銷售一切正常。對于老年代步車上路“禁令”他表示,每年都有類似政策出臺,客戶可以先買回家,等查得不緊的時候再上路。
在王官莊的一家老年代步車專賣店,一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本次“禁令”針對的是沒有產品合格證的電動車,有合格證的不怕查,而她銷售的老年代步車都有合格證。此外,她認為,只要有汽車駕照,駕駛老年代步車上路就不會有事。
據二環西路一家代步車專賣店的老板介紹,目前濟南及周邊不少代步車生產廠家已經停產,但老年代步車還得正常賣。該店還有幾十臺車的存貨,價值近百萬元,如果突然不允許銷售,這批存貨還不知道怎么處理。至于能不能上路,他表示“不好說”。
算一筆賬
1元錢的電能跑20公里
老年代步車用車成本遠低合法機動車
從外觀上來看,較小的代步車類似于三輪電動車,價格在1萬元到1.5萬元不等;還有一類較為普及的代步車則與QQ轎車差不多大,價格在2萬到2.8萬元之間。適合短途出行、操作簡單、不用掛牌,代步車除了這些“優點”之外,用車成本也遠遠低于合法機動車。
記者在山東摩托車大世界詢問代步車的銷售情況,一名代步車銷售商表示,冬天天氣較冷時銷售情況比較好,他所經營的店一個月能賣出近20輛。隨后記者又前往一處物流市場隨機詢問了幾名銷售商,“沒接到處罰通知,也沒有執法部門前來查處,今天上午我還賣出了一輛。”一名商家說,這些代步車都有合格證,不用掛牌不用考證,15分鐘就能學會如何駕駛了,因而深受老年人喜愛。
在山東摩托車大世界,一名代步車銷售商給記者算了代步車的使用成本。以用電的代步車為例,充一次電至少可以行駛100公里,一次充電如果換算成現金價值5元左右。也就是說,1元錢的電就可以行駛20公里,而普通合法轎車使用汽油行駛20公里則需要花費15元左右,從用車成本上來看,代步車用車成本遠遠低于合法機動車。“燃油的代步車耗油量大約不到普通汽車的一半。”這名銷售商告訴記者,燃油代步車的用車成本高于用電代步車,不過價格上燃油代步車更低一些。
不過,有交警表示,從交通安全的角度分析,這類車輛安全隱患不容小覷。代步車在各項技術標準上沒有統一要求,但最高時速甚至可以達到60—70公里,一旦在行駛過程中有突發狀況,車輛的燈光、制動等若出現問題,發生事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此外這部分駕駛群體也多未經過專業培訓。 (記者徐敏)
原標題:濟南至少有10萬輛代步車 開罰政策為何突然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