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訊 16日上午,青島市一精神病男子對前來接他就醫的醫護人員行兇,造成一死兩傷的慘劇。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從治療到康復,需要醫院、社區、家庭三方的努力,而目前?漆t院床位增長遠不及病人增長快,精神病人的社區康復仍是空白,家庭對精神病人時常無能為力,誰給精神病人一個歸宿成了問題。本報記者楊林
醫生上門接病人發生意外
16日上午,青島市昆明路60號居民樓內發生一起血案,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陳某在家中持刀向接他去醫院治病的3名青島廣濟精神殘疾托養中心的醫護人員行兇,造成一死兩傷。
據了解,青島廣濟精神殘疾托養中心是一家私立托養機構,成立于2001年,是青島市衛計委批準成立的二級精神?漆t院,同時還是青島首家精神殘疾人托養機構,目前已接收200余名一、二級精神殘疾人。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醫教部主任張永東介紹,2005年的調查顯示,青島市精神疾病患病率為17 . 4%,其中包括大量患有失眠、心理障礙等輕型精神病患者。重度精神疾病發病率穩定在1%左右,包括危害較大的重性精神分裂癥、重性抑郁癥等。青島市精神疾病發病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中危害性較大的重性精神分裂癥患者8.72萬人;重性抑郁癥患者22 . 48萬人;精神發育遲滯、癡呆患者6萬人,這些病人大多終生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經常會出現打傷醫護人員、損壞醫療設備等情況。張永東稱,有的家屬擔心精神病人會傷人,病人在醫院住了很多年也沒人接。
多數精神病人還在家里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社會防治科主任王立鋼介紹,青島市從2010年開始建立全市三級精神衛生防治系統,給所有重性精神病人登記建檔,每位病人配備由監護人、居委會、社區醫生3方組成的康復小組,動態監測居民(村民)精神疾病發病趨勢,目前已經給四萬多名重性精神病人建檔,還有更多的重性精神病人沒有納入監控。他們中絕大部分還在一個個家庭中,由家屬監護,成為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據了解,這些被發現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只有200余人能享受藥費上的補助,40人能享受住院補助,這些補助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仍是杯水車薪。
社區力量薄弱、家庭無能為力,醫院也力不從心。以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為例,該院600余張床常年住著900多個病號,可謂“一床難求”。據了解,青島其他區市的精神疾病專科治療機構也存在相同的情況。
張永東給記者看了一組數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曾保守估計,全國范圍內的1600萬名重度精神病患者中,只有20%到醫院就醫,而80%流散社會,得不到有效治療。近幾年來,全國每年有1萬多人次肇事釀禍事件,都由精神病患者引發。可以說,加強對精神疾病重癥患者的治療、護理,減少他們無意識闖禍引發各種悲劇,是一個全國性難題。
社區康復機構極少
對精神病人來說,醫院只能承擔短期救助功能,患者還需社會和家庭的“接手”。因為精神病是一種腦損傷病,精神病患者發病期間可能長期不洗臉、不梳頭、不吃飯,等病情穩定后,基本的生活技能退化!熬癫∪说囊淮筇卣骶褪桥c社會脫節,比如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下降,從醫院出去也會被家人、同事等看做另類。”通過早期治療、早期干預,精神疾病治愈率只有30%,而精神病的特點就是反復多變,因此后續治療很關鍵,這其中社會支持體系的作用很重要。
“精神病人的康復應該在社區進行,而現在多數由家屬來監管,埋下了一個個隱患!睆堄罇|說,南方一些城市十年前就建立了專門用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復站,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可以繼續在康復站做康復。社區康復治療作為在家看護和住院治療的緩沖地帶,能夠減少復發率,減輕病人家庭的經濟及精神負擔!澳壳扒鄭u的社區康復機構極少,沒有康復機構的緩沖,精神病人被直接扔到家屬手里。這無疑給社會埋下了安全隱患!睆堄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