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6月18日訊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東營、濰坊、日照、聊城4市開展試點,探索建立社會化的職工長期護理保障制度,著力解決因年老、疾病、傷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的護理問題。今天,省人社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有關情況進行通報。
“這是繼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實施居民大病保險之后,我省今年在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又一項重要舉措!睋∪松鐝d政策研究處處長張百順介紹,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然而對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這個特殊群體,其“護理”方面的特殊需求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據統計,2013年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1700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20萬人,其中僅退休職工就有70多萬人。由于目前我國家庭結構趨于小型化,單純依靠家庭護理變得越來越困難,亟需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發展老年護理服務業。
關于該制度的覆蓋范圍,張百順告訴記者,試點市根據本地實際,可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全部納入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也可以將其中一定年齡以上的參保人員納入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具體由各試點市人民政府確定。
資金籌集主要來源于四個渠道:醫保基金、財政補助、福彩公益金和個人繳費(可從醫保個人賬戶劃撥)。職工長期護理服務與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相銜接,按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執行。參保人員到定點護理機構或居家接受醫療護理的,其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護理費用納入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資金支付范圍。參保人在享受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期間,不再重復享受住院、門診大病、普通門診等應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相關待遇。
省人社廳職工醫療保險處處長劉峰介紹,按照《意見》要求,4個試點市從2015年1月起,正式啟動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