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第一座海島跨海大橋10月通車 全長1510米

今年3月以來,在煙臺市長島南北長山聯島大橋建設現場(上圖),機器一直轟鳴,焊花飛濺,身著桔紅色救生衣的施工人員一直在高出海面15米的橋墩上穿梭忙碌,兩臺巨大的架橋機像兩條“手臂”從南北引橋伸向中間,準備7月份與主橋“握手”相接。
據了解,長島南北長山大橋是我省“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程,也是我省第一座海島跨海大橋。它南端起于長島縣南長山鎮連城村望夫礁景區附近,向北跨越海域,終點位于北長山鄉南端。大橋全長1510米,其中橋梁長1200米,全線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60公里,是連接長島南長山島和北長山島的重要通道。
目前,大橋總計26個橋墩已經全部完成,南北引橋逐步向中央伸展。煙臺市公路局副總工程師、南北長山聯島大橋項目辦副主任蓋玉偉介紹,當前水下工程已經全部完成,施工力量主要集中在主跨,其中南引橋完工80%、北引橋完工70%,整個大橋預計在7月底實現合龍,10月份建成通車。
“我們采取南北引橋同步施工的方式,利用施工黃金季節全力搶工期。”蓋玉偉介紹說,南北引橋上,各有一架機器,它25天移動一次,一次跨度40米。施工過程中,對待短跨距的橋梁,使用架橋機操作;對待達到80米跨度的橋梁,則采用掛籃機操作,以此拼著模板一節節地往前移動,最后實現合龍。
在橋面上能夠看到,道路設計為四車道,兩邊外加一條人行道和護體,如此寬敞的道路,車輛可實現原地掉頭。“以前到北長山島,只能在上世紀60年代修的大壩上通行,顛簸不說,還特別擁擠。”蓋玉偉說,南北長山大橋建成后,開車通過只需2分鐘,將大幅提升南、北長山主島上公路的通行能力,促進當地旅游、經濟和“一體化”發展。(李其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