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地制定政府權力清單
本報記者定軍
特約記者方蕾北京報道
自6月30日起,陜西開始對該省52個部門現有700個左右的行政審批事項開始一個月的意見咨詢。
陜西的行動不是唯一的。6月30日開始,北京公布了《北京市投資項目市級審批事項清單》,此次公布的清單共涉及15個市政府部門的110項審批事項。同日,山東省也公布了《山東省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涉及46個部門的600多個審批項目。山東也正在對這些目錄征求社會意見。
中央財經大學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每個省的情況不一樣,“還是逐步實施行政體制改革,各地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權力審批清單”。
京魯陜曬權力清單
6月30日,北京、陜西、山東紛紛曬出了相應的行政審批權力清單。
其中北京公布的投資項目市級審批事項清單,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外商投資項目核準,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征收及減免緩,政府出資的投資項目審批等內容。
而固定資產投資節能審查、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在陜西、山東的行政審批清單中也存在。上海發改委此前公布的行政審批項目也包括上述內容。
不過,山東和陜西公布的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涉及的內容更廣。
比如陜西公布了發改委、工信、科技等52個部門約700個左右的行政審批清單。山東則公布的涉及到40多個部門,這包括體育、文化、財政、科技、發改委、人防、商務、交通、畜牧、農機、統計等部門的審批,共約600多個審批事項。
陜西、山東曬出行政審批項目,目的是要對這些審批項目進行征求意見,然后進行取消和下放。
山東省行政審批制度辦公室在發布上述審批意見時強調,上述部門正在實施但未列入目錄的事項,也可以提出意見,此次公開征求意見后,將在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山東省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進行修改完善,正式向社會公布。
鄒東濤指出,隨著形勢的發展,很多行政審批項目需要逐步取消。不過這需要在一個過程。像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個難題。
因為國家為了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為此設定了專項資金,盡管有高新技術企業審批,但審批仍解決不了多家的高新技術企業問題。未來專項資金會越來越減少,所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必要性減少,“但是有些大項目,仍需要國家支持,未來怎么處理這些問題需要研究。”他說。
部分審批權限面臨下放
一些專家認為,上述省市曬出來的權力清單,相當多的審批項目要取消。比如像陜西、山東兩地六七百項的行政審批內容實在是太多。
這些項目中,一些內容一樣存在的審批項目需要取消或者進一步下放。
比如陜西、山東教育部門都有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師資格認定,以及教育類網站前置審批等。陜西還有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校外學習中心(點)審批,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審批等。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整體說來,教育去行政化的進程還要進一步加快。
也有專家認為,很多審批權限應該交給中介機構或專業組織。
比如陜西的審批權力清單,就包括陜西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認定,陜西省民營科技企業認定,陜西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認定,陜西重點實驗室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等。山東科技廳則有實驗動物工作人員資格認可等審批事項。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梁忠民認為,這些審批權應該交給專業性的組織,因為政府機關審批未必有專業性組織把關好。
“同樣像高科技企業認定,應該交給協會組織。協會組織可以認定得更好。” 梁忠民說。(編輯肖欣欣孫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