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林業創造“山東現象”:1%的資源創造近12%的產值
魯網7月3日訊(記者 王文婷)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林業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以占全國大約1%的林業資源創造了全國近12%的林業產值,創造了“山東現象”。
“根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截至至2013年底,全國森林面積為2.08億公頃,森林蓄積量151.37億立方米;山東省同期數據是森林面積293.49萬公頃,森林蓄積量12360.74萬立方米,分別占全國的1.4%、0.8%;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為4.73萬億,同期山東省數據為5574億元,占11.8%。”山東省林業廳產業發展與對外合作處處長岳炳勛介紹說。
在全國林業產業布局中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在一些森林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產業往往不很發達,比如黑龍江、內蒙古、江西等省林業第二產業就相對落后,而山東、廣東、江蘇等省林業第二產業卻相對發達,反差非常明顯。“我想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這些地區改革開放起步比較早,市場經濟發育比較完善,經營環境比較寬松,再加上山東人的勤勞智慧。”岳炳勛介紹說,目前山東木材加工、果品加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木材加工業,創出了一條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路子。
原標題:山東木材加工業可為從業人員實現工資性收入70多億元
魯網7月3日訊(記者王文婷)在山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中,第二產業占比最大;在第二產業中,木材加工業占比最大。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省林業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木材加工業門類齊全,對農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全省木材加工業每年可以為從業人員實現工資性收入70多億元。
山東木材加工門類齊全,帶動就業人數多
山東木材加工業門類齊全,大體分為: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貼面板、家具、木門、地板、條柳編、其他等共九大類。調查顯示,2013年山東木材加工業產值達到2686億元,占全國木材加工業產值的12.9%;人造板產值達到1260.9億元,占全國人造板產值的24.3%。山東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總數2754家,其中人造板企業1639家,占59.5%;從產值看,規模以上企業中人造板企業占49.06%。
木材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山東木材加工企業容納就業總人數約為248萬。根據全省總人數推算,全省普通工人約為176.7萬人,技術工人約為35.9萬人,專職研發工人約為4.3萬人,管理人員約為23.6萬人,其他人員約為7.5萬人。
農民增收作用大,普通工人平均工資2487元/月
山東木材加工對農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從平均工資看,全省木材加工業普通工人為2487元/月,技術工人為3529元/月,專職研發人員為4249元/月,中層管理人員為3895元/月,高層管理人員為5879元/月。全省木材加工業每年可以為從業人員實現工資性收入70多億元。這些從業工人基本都是當地農民,使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比務農收入更多的愿望。
產業聚集度高,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大市場
山東木材加工業的集群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臨沂市擁有全國最大的華東裝飾板材銷售市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板材之都”;日照市嵐山區建有國家級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區,區內木材加工貿易企業近300家,年進口木材460萬方,占全省總進口量的60%多;聊城市以茌平為中心,形成了旋皮、人造板、木地板生產的一條龍產業鏈;菏澤市形成了以旋皮、家具、木質裝飾材料為主的產業鏈;壽光市劃定了木材加工園區,聚集了近200家木材加工企業,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櫥柜生產線;寧津縣是聞名的實木家具生產基地,是國家命名的“中國桌椅之鄉”,有家具企業3000多家,年銷售收入150億元。同時,山東木材加工還積極拓展了國內外兩大市場。
當然,山東木材工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生產效率低,研發力量薄弱、融資和貸款困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