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共建500個安置基地 提升刑滿釋放人員安置能力
齊魯網濟南8月1日訊(實習記者 高慧慧)8月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對《綱要》進行了全面解讀,并對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律師、公證、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等11個關于司法行政方面的工作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記者了解到,截止2014年5月底,山東省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6萬人,正在接受矯正6.3萬人,矯正期間再犯罪率不足0.1%;基層安置幫教組織銜接刑滿釋放人員11463人,銜接率為93%,已銜接人員幫教率和安置率分別達到100%和98%。
同時,健全社區矯正機構隊伍。據了解,用足用好公益性崗位開發、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山東省有6萬余名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協助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監管教育。
在全面落實監管教育幫扶工作方面,依法對社區服刑人員警告1936人次, 提請治安管理處罰58人次,提請收監執行181人次。并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矯治模式,扎實開展社會救助和就業、就學等幫扶活動。
據了解,山東省在全國最早推出了適用前、入矯初、矯正中、解矯后四個階段的風險評估制度,制定了第一個省級層面的執法工作規范,被司法部在全國推廣。
另外,山東省已累計建成各類安置基地(實體)500多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綜合性基地9個,進一步提升了刑滿釋放人員特別是“三無”人員的安置能力。建立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排查幫扶專項活動長效機制,有效防止了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流落街頭違法犯罪。
據介紹,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加強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制度體系;制定實施社區矯正執法規范化建設三年規劃;制定出臺《山東省刑滿釋放人員銜接管理暫行規定》。
在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方面,還將依托社會力量和企業,不斷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