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8月2日訊 (實習記者 盧偉霞) 日前,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國家有關部委支持下,山東省將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此次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將通過三年時間,初步建成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樹立山東省農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進一步增強山東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市場布局,建成一批功能集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綠色便捷的農產品零售市場、高效規范的電子商務新型市場。
健全質量安全體系 夯實示范區建設基礎
記者了解到,山東將全面推行國際標準,提高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產水平,逐步推行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以蔬菜為切入點,逐步擴大到其他種植業產品和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培植一批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示范典型,帶動標準的推廣應用。
此外,山東將加快農產品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全過程的信息管理,健全可追溯體系。將示范區可追溯信息系統與山東省農產品國際標準質量安全公共平臺對接,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互通共享。
統籌整合區域資源 提升示范市建設水平
山東將加強農產品流通市場統籌規劃,整合、改造、提升一批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著力打造農產品集散中心、展銷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建設區域性現代農產品流通市場。
此外,依托區域農產品資源優勢,科學確定主體功能區,重點建設一批水海產品加工貿易集聚區、肉食制品精深加工區、蔬果生產流通區和糧油制品倉儲加工區,推動人才、項目、資金、技術等要素向主體功能區集聚,融研發、生產、銷售、檢測功能于一體,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補的農產品企業集群,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打造全國領先的優質農產品高地。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強化示范省引領效應
山東將加快建設質量安全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山東省農產品國際標準質量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參照日本、歐盟等進口國家(地區)標準,制定全省主要出口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通過信息化、標準化的緊密結合,形成責任清晰的誠信管理體系,建立起第三方認證和監管機制,打造有公信力的示范省優質農產品整體品牌。實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和“紅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發布。
另外,組織企業參加農產品國際展會,提高日本、歐盟、美國等高端農產品市場份額,大力開拓中東、非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支持農產品企業“走出去”,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加快建設國內外市場開拓平臺。
強化組織保障 營造良好氛圍
山東將建立創建示范省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商務、檢驗檢疫、農業、財政、海洋與漁業、林業、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畜牧獸醫等部門參加,按照職能分工開展工作,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合力推進創建工作。
同時,優化整合支持外經貿發展和商貿流通業發展相關資金,突出重點,積極支持示范省創建工作。 加強對示范省創建工作的監督檢查,對各市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實施示范區、示范市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對連續2年抽檢不合格、整改無效果和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給予摘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致使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