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8月15日訊(記者 蔡曉彤)根據山東省委統一部署,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1月19日,省委第五巡視組對濰坊市進行了巡視并反饋了巡視意見。巡視整改情況如下:
(一)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實施責任追究。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對市檢察機關依法查處的環保系統多起職務犯罪案件啟動問責程序,對疏于監督管理、下屬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負有領導責任的5名領導干部,根據情節輕重,進行了責任追究和處理。目前,對市環保系統“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追究不到位問題”已整改到位。
(二)進一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實施辦法,規范領導干部辦公用房、住房、用車行為。一是規范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制定出臺《市直機關辦公用房管理暫行辦法》,對超面積使用辦公用房問題進行了集中清理,對14個市直部門存在的25個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問題,36名領導干部存在的超面積占用辦公用房問題,進行了督促整改。二是糾正少數領導干部違規分房問題。對已調離濰坊到外地工作的2名廳級干部違規購房問題進行了糾正,要求二人按分得住房時市場價格補交差價款,目前一人已交齊差價款,另外一人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正督促其交納。三是糾正個別領導干部改任非領導職務后仍使用、配備公務用車問題。50名離退休廳級干部已將原乘坐的公務用車退回原單位,按規定由單位保障其參加會議及其他公務活動用車。現任市人大常委、市政協常委,按規定參加車改的領取交通補貼,在城區內公務活動不再派車,未參加車改的,由單位保障工作用車。個別提前離崗的市直部門同志使用的原公務用車已退回本單位。在“5+1”專項整治中,對163輛違規公務用車進行了收繳,集中查封拍賣違規用車131輛。
(三)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一是強化專項整治。全市共受理工作紀律松弛問題投訴92件,查處問題64起,處理責任人員123人。由市紀委牽頭,開展市區審批大廳、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紀律問題專項檢查,發現和糾正工作推諉、辦結效率低、服務質量差等8方面36個問題,對7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查糾違反工作紀律問題6個。深入各級黨政機關、執法部門、服務窗口單位,開展6次明察暗訪,查糾工作紀律松弛問題9個,對13起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和公開曝光。二是深入查擺整改。組織市直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干部,深入開展對照檢查,重點看是否存在把公權力當成謀私的工具,對可以辦的事故意拖延,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吃拿卡要”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是否存在紀律意識、法制意識淡薄,公然違反各項規定禁令要求等問題;是否存在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對查擺出的問題,認真分析癥結,深剖思想根源,提出務實管用的整改措施。三是強化管理監督。市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先后召開2次調度會,專題研究“8+3”專項整治推進措施。每半月對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專項整治進展、問題查處及通報曝光情況進行調度通報,到目前已進行4次調度,下發2次通報。
(四)嚴格規范領導干部從業行為。對干部在企業兼職問題,進行全面調查摸底,逐人見面講明政策,逐人登記造冊,逐人對照政策規定進行規范清理,目前全市125名在企業兼(任)職的市直縣級干部全部規范清理完畢。其中對兼職取酬的全部按規定作了處理,符合規定的27名縣級干部,作出了不取酬承諾,按程序審批或備案。1名符合到企業任職規定、自愿到企業任職的事業單位縣級干部,已辭去所任事業單位職務,將行政、工資關系全部轉入企業。對干部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問題,制定了《清股工作檢查辦法》,組織各單位進行了自查自糾,并由市紀委牽頭進行集中督查,把各單位清股專項檢查報告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示,接受監督。截至今年3月底,以個人或借用他人名義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的59名干部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進一步提高信訪工作群眾滿意率。一是扎實開展專項治理。出臺《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創新群眾工作方法依法規范信訪秩序的實施意見》,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深入排查化解各類信訪突出問題,逐案落實包靠領導、責任單位、具體責任人、具體工作措施和化解時限,截至5月中旬,共排查各類信訪問題568起,目前已化解432起。扎實開展涉農問題專項整治、信訪積案集中化解、信訪法規宣傳教育三項活動,深入實施“兩提升、兩下降”、信訪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兩項工程,切實提高信訪工作水平。5月份,我市去省訪群眾滿意率比4月份提高6個百分點,近期解決上訪十年以上的陳訪案件5起,重復率環比下降3個百分點。教育引導上訪群眾依法有序上訪,自覺維護信訪秩序。二是嚴格落實責任制。嚴格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解決信訪問題領導體制。繼續堅持領導干部包案化解信訪問題,對本轄區、本部門的重點信訪案件,強化包接待、包調查、包化解、包穩控的“四包”責任。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實行信訪通報和重點單位約談制度,從5月10日起每10天對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進京非正常上訪和來市到省上訪情況進行一次通報,已對6個縣(市、區)的分管負責同志和信訪局長、公安局長進行了約談;實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黃牌警告制度,對信訪量大、信訪工作被動局面長期得不到改觀的單位,由市委政法委給予黃牌警告,目前已對10個鎮街實施黃牌警告;實行信訪事項督辦查辦制度,對重大信訪事項,市委、市政府直接進行查辦,直至事實查清、問題解決;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因重視不夠、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信訪問題發生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三是強化基層基礎。由市委組織部牽頭,抓好后進村整頓,有效解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干部服務群眾能力和處理棘手問題能力不強等問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撥付2000萬元村級組織運轉保障資金,重點幫扶經濟薄弱村,6月份已發放第一批保障資金。制定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管理使用辦法,將村干部報酬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專項列支、封閉運行,確保村均年運轉經費達到5萬元。
下一步,繼續深入扎實推進整改工作,對已經完成的整改任務,適時組織“回頭看”,確保每個問題整改到位、落到實處。一方面,結合全市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繼續抓好專項整治,并舉一反三,不斷把作風建設推向深入。在鞏固好第一期“5+1”專項整治(清房、清車、清股、清兼職、清公款消費和“小金庫”治理)成果的基礎上,以省里確定的5項專項整治任務、我市確定的涉及群眾利益的8個突出問題為重點,扎實開展好第二期“8+3”專項整治(工作紀律松弛、居民小區物業管理、農村環境衛生、城鄉低保、農村醫療服務、高毒農藥監管、水域環境、農村社會治安秩序,以及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化、規范農村“三資”管理),以及第三期對轉變作風涉及體制機制問題的集中攻堅。另一方面,堅持邊解決問題邊完善制度,做到問題發生在哪里,制度建設就跟進到那里,扎緊制度的籠子,靠制度來堵塞漏洞、治理源頭。強化督查和查處力度,嚴格落實問責制,對于違反制度踩“紅線”、闖“雷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靠制度鞏固整改工作的成效,真正做到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反映。聯系電話:(0536)8789927,15905368699;通信地址:濰坊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大樓1503室;郵編:261061;電子郵箱:wfswdc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