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淘寶村:9成村民開網店六旬翁親密呼"親"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許多人心中,這就是中國廣大農村的縮影?吹睫r民們披著晨曦生起炊煙,聽到雞叫聲,就知道一天開始了。東方露出魚肚白,一副辛勤勞作的巨大畫作就此拉開帷幕。
山東曹縣大集鄉地處縣城東南部15公里處,這里不毗鄰國道、省道,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全鄉現有人口4.45萬人,下轄32個行政村、80個自然村,總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萬余畝,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農業鄉鎮,農民收入主要來自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或外出打工。
從資料看,曹縣大集鄉是傳統農村的好模板。太陽升起來了,在菏澤曹縣大集鄉的農民們,也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不過,與其他地方的農村相比,這里的勞作似乎又有所不同。
電商興鄉
從外部看,曹縣大集鄉似乎確實和其他傳統農村沒有什么分別,不過,當走進這里的一個個村,每個人都會被它內部的勃然生機所震撼。而這震撼,又并非來自自然的田野和土地。
在丁樓村,27歲的任安瑩是個外表文靜的小姑娘。恬靜淡然,話也不多,這是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
但這個小姑娘,卻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心和勇氣。任安瑩原來是華南師范大學生物化學系研究生,卻在研究生二年級時毅然放棄學業,回家幫助父親迅速打開了產品網上銷路?紤]到未來的就業前景,任安瑩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的專業,還不如開網店好就業,所以我就放棄了學業。至少現在看來,這個決定還沒有什么問題!
今年已經年過六十的任慶永,原來開設雜貨鋪,每年收入只有2萬元左右。而當他學會了電腦操作后,立馬轉而幫助開服飾加工廠的兒子經營網店,年收入也一躍而成12萬元。當看到花甲之年的農村老大爺現場熟練地打出“親,你好”的字樣時,不禁讓人震撼和感慨。
原來,自2013年初以來,電子商務經濟如星火燎原般在大集鄉發展壯大。而在2013年的12月27日,在浙江麗水舉辦的首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大集鄉的丁樓村、張莊村同時被授予“中國淘寶村”的稱號。自此,大集鄉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淘寶村”之鄉。
“淘寶”戰場
截至目前,丁樓村300戶家庭有280戶開設淘寶網店,占全村總戶數的90%以上;400余戶的張莊村,全村80%以上的人員從事網絡營銷……這是一組大集鄉的統計數據,聞者驚心,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居然會有這么多人走開淘寶網店的路子,這究竟是緣分還是巧合?
原來,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丁樓村個別村民開始從事影樓生意。2010年底,個別村民試探性地在淘寶開設網店,結果訂單紛至沓來,讓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看到了此中商機,欣喜不已。于是周邊親友不斷被吸引加入,帶動了生產規模的急速擴大,最終形成以開淘寶網店為主的村落。
目前,在丁樓村、張莊村的輻射帶動下,周邊村莊迅速跟進、積極響應并形成集群之勢。有一名老大爺邊擺放著自家門口大大小小的編織打包袋,邊和幾個工人一起把這些袋子送上運貨的三輪車說:“真不容易,現在雖然每天很累,但是比過去賺得多多了,家里人手不夠使,連俺也得上陣干活,但是俺樂意。”只要身在“淘寶村”,家家戶戶門口都是這樣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句樂意,道出了大集鄉許多從事電商農民的心聲。
“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我賺得不少,現在怎么也算個老板了吧?”大集鄉鼎鼎服飾有限公司的丁培玉告訴記者,原來他們家就是開影樓的,但是現在這個做演出服飾制作加工,比那個賺錢多了。“短短幾年,我的生意就做起來了,而且做得不賴,F在我的公司年產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