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確定了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及招生錄取機制等任務。記者注意到,盡管山東省未被納入試點,但改革的推進將對山東產生重大影響。其中的“2015年起取消藝術體育特長加分”,對我省實施一年的“體育特長生加分”無異于“一劍封喉”,使之可能成為史上“最短命”的高考加分政策。 記者徐玉芹
改革催生出最“短命”加分政策
●體育特長生加分是今年新增的,按照實施意見,明年就得取消了。
在“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一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這條政策對山東省2014年新增的一項加分項目來說無異于“一劍封喉”,這就是體育特長生加分。
《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照顧投檔規定》中的第三條規定,“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取得前6名;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取得前6名;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并參加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組織的統一測試(測試項目僅限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等8項)達到相應標準的應屆畢業生考生,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加10分向高校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透露,這條加分政策是我省根據教育部有關政策作出的調整。教育部相關文件中明確這三類考生可加分投檔,“最高不超過20分”,山東省據此作出了“加10分向高校投檔”的規定,并于2014年執行。2014年6月9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官網公示了2014年獲得體育特長生加分的考生名單,記者注意到,名單上共有152人。這意味著,這152名考生在今年的高考錄取中獲得了10分的錄取優惠。
如今,隨著《意見》的實施,這條政策將于2015年起被取消。如果山東省明年就取消,該政策將成為我省史上“最短命”的高考加分政策。
山東明年用不用“全國卷”?
●省教育廳未作回答,但高考政策有“提前三年知道”原則,給考生一個緩沖期。
如果說體育特長生加分政策的取消只影響到了全省152名考生,尚未對山東考生造成太大影響的話,那么,“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卷省份”,則讓山東考生和家長感到擔心,因為山東考生用“山東卷”已經多年,如果明年突然使用全國卷,會讓大家措手不及。
此前在2012年就有傳言,山東當年欲拋棄使用了7年的“山東卷”,回歸“全國卷”。該傳言甚至被主管部門承認,但后來不了了之。2013年、2014年高考前夕也再度有使用全國卷的傳言。這一次呢?
對此,省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山東將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一步一步推進高招改革。但是,對2015年是否使用“全國卷”,仍避而不答。
不過,有資深招生專家透露,按照高考政策“提前三年知道”原則,即便山東計劃使用“全國卷”,也不應該是明年,“至少會給考生一個緩沖期。”
山東考生將享人口“紅利”?
●專家表示,目前山東的高考錄取率不算低,向中西部傾斜及部屬高校去屬地化可能會抵消這一紅利。
其實所有改革中,最讓山東考生有所期待的,莫過于“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了。
以2014年高考報名人數為例,山東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三,其中第一位是廣東省,高考報名人數為75.6萬; 第二位是河南省,72.4萬; 山東位居第三,55.8萬。如果按照這個數據統計,山東的確有可能享受到這一改革“紅利”。但是,有招生專家提醒說,“山東的高考錄取率并不算低”。
這位招生專家甚至指出,《意見》中關于“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的解釋中提到,“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招生”、“部屬高校要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他說,這兩條可能會抵消山東作為人口大省的“紅利”。
“無論是‘中西部計劃’還是農村專項計劃,除2013年是教育部額外撥的計劃外,今年起,這些計劃全部是從學校‘大盤’里扣的。”記者了解到,2014年僅山東大學這兩項計劃就占到學校總招生計劃的7%;其他部屬高校的比例也不算小。“扣完這兩個專項計劃再按比例分配,恐怕多分到山東的計劃也寥寥。”
此外就是“部屬高校嚴格控制屬地計劃,也就是所謂的”部屬高校去本地化“,指的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屬地省份的招生比例不得超過30%。”像山大這樣的‘大戶',在山東的招生比例還超過30%,未來如果繼續減招屬地生源的話,山東孩子家門口上好大學就更難了。“專家分析說。
那么省外部屬高校”去本地化“之后,會不會把”去“出來的計劃投到山東呢?”這要看計劃分配原則了。如果每所學校的招生計劃都能夠按照各省人口分配,山東可能會分到。“他說。
相關鏈接
明年是否會退出”北約“山大要等具體政策
針對昨日出臺的招考改革方案,山東大學本科生招辦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將嚴格執行改革方案。至于2015年自主招生是否會退出”北約“自主招生聯盟,也要等具體政策的落實。 記者徐玉芹
5問招考制度改革
1如何縮小區域間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距?
回應: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介紹,要繼續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此外要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要求部屬高校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調出的指標主要用于中西部及入學機會偏低的地區。
2特大城市隨遷子女高考如何解決?
回應:結合戶籍制度解決
杜玉波介紹,今年已有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問題。各地特別是流動人口集中的特大型城市,要結合戶籍制度改革和這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繼續完善政策,抓好細化與落實工作,讓更多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能夠在當地參加高考。
3如何規范高考加分問題?
回應:減少加分項目和分值
杜玉波介紹,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學生特長可客觀記入綜合素質檔案,供高校錄取時參考。此外,重點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原則上只適用于本地所屬高校在當地招生。”要嚴厲打擊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經發現,實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資格和高考報名資格;已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已入學的取消學籍。“杜玉波表示。
4高職是否需要參加高考?
回應:未來高職院校可不參加高考
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表示,未來高職院校的考試招生在考試方式、內容、時間上與普通本科院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考生如果參加了分類考試,并且已經被確定錄取之后,確實如你所說可以不參加高考。“
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考生占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成為主渠道。
5如何看待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回應:努力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介紹,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是為引導學生認真地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也是為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創造條件。
至于會不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劉利民表示,這次改革是在努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據《法制晚報》 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確定了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及招生錄取機制等任務。記者注意到,盡管山東省未被納入試點,但改革的推進將對山東產生重大影響。其中的”2015年起取消藝術體育特長加分“,對我省實施一年的”體育特長生加分“無異于”一劍封喉“,使之可能成為史上”最短命“的高考加分政策。 記者徐玉芹